1932年冬,日军少将森秀树被“大刀队”包围,死相悽惨:下身被长矛刺穿“菊花”并

古史 2025-11-14 17:49:13

1932年冬,日军少将森秀树被“大刀队”包围,死相悽惨:下身被长矛刺穿“菊花”并破肚而出,头颅也被用刀砍下,像个待烤的串串!   1931年九一八事变那声炮响,把东北的天炸黑了。   日军的马蹄踏过沈阳城,没几天就窜到了辽宁庄河这小地方,县城挂起了膏药旗,街上的老百姓走路都得低着头,喘口气都怕惹着日本人。   这时候有个叫鞠仁卿的年轻人,本来在奉天高等警官学校毕业,正该找个稳当差事当警官,可看着家乡被糟践成这样,心里那股火压不住,收拾收拾东西就回了庄河。   那时候庄河不少村子都拉起了“大刀会”,都是些农民、手艺人,手里拿的不是大刀就是长矛,却敢跟日本人周旋。   鞠仁卿回去后,凭着在警校学的那套组织本事,在邱家沟办起了自己的大刀会团。   为了让兄弟们有饭吃、有家伙用,他把家里几十石粮食、上千元积蓄全捐了出去。   那年代,几十石粮食够一家人吃好几年,可他眼都没眨,就这么投进了抗日的事里。   后来各村的大刀会越闹越红火,干脆合到一起叫“联庄自卫团”,大伙都服鞠仁卿的本事,选他当参谋长。   他这时候改了个名,叫鞠抗捷,意思很明白,跟日本人干,就得赢。   鞠抗捷的大刀会闹得凶,日本人坐不住了,1932年12月,关东军派了个叫森秀树的联队长来“围剿”。   这森秀树不是等闲之辈,1905年就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30年就当上了骑兵大佐,带着伪满洲国的靖安军游击第十三联队,满以为能轻松把大刀会扫平。   他心里太傲,觉得这些拿大刀的农民不值一提,行军的时候犯了大错:   把主力部队派去打庄河县城,自己只带了一百多号骑兵,这里面一大半还是伪军,压根不想真打仗。   12月15号晚上,森秀树带着人住进了土城子屯,这屯子就几十户人家,偏得很。   消息很快传到鞠抗捷耳朵里,他立马让人去各村叫人,几千个大刀会会员借着夜色摸过去,把土城子屯围得跟铁桶似的。   那时候天刚黑透,日伪军睡得正香,大刀会的兄弟们一声喊杀,举着刀矛就冲了进去。   伪军本来就不想打,听见动静赶紧爬起来上马,一溜烟就跑没影了,鞠抗捷带着人直扑森秀树的指挥部,当场就打死几十个日本人。   森秀树从梦里惊醒,光着脚就抄起枪反抗,想跟着伪军一起跑,可大刀会的人早把他跟逃兵隔开了,他身边四个护卫没一会儿就被打死了。   森秀树没了退路,瞅着墙就想翻过去逃,刚爬上墙头,就被一个大刀会会员用长矛从后面扎中了屁股,“扑通”一声摔了下来。   这时候鞠抗捷赶了过来,手起刀落,就把森秀树的脑袋砍了下来。   事后兄弟们收拾尸体的时候发现个怪事,森秀树的军服被砍破了好几处,身上却没伤着,剥开衣服一看,里面居然穿着一层钢片做的“铠甲”,原来是日军最早的简易防弹服。   可惜这钢甲再结实,也护不住他这条侵略的命,到最后还是死在了中国人的大刀下。   日本人后来为了遮丑,给森秀树追晋成了陆军少将,可再高的军衔也抹不掉他败在农民武装手里的事实。   这场土城子夜战,看着是大刀赢了钢枪,其实不是光靠胆子大。   鞠抗捷懂组织,能把几千个农民拧成一股绳;懂战术,截到情报就立马行动,没给敌人反应的时间。   森秀树那边呢,装备是好,可他带的伪军根本不跟他一条心,自己又太轻视对手,分兵冒进,这仗从一开始就输定了。   日本人占别人的家,杀别人的人,就算穿了钢甲,也挡不住老百姓的怒火。   鞠抗捷和大刀会的兄弟们,手里拿的是大刀,心里装的是家国,拼的是命,这种劲头,从来都比钢甲硬。   更让人佩服的是鞠抗捷这个人,抗战的时候他是敢拼刀的英雄,和平年代照样是国家的栋梁。   后来他成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院长、党委书记,把当年组织大刀会的劲头用在搞科研建设上,为国家干了不少实事。   从拿着大刀砍侵略者,到握着笔搞科研,他这一辈子,都在为这个国家出力。   森秀树这种侵略者,名字早就被人骂着忘干净了,可鞠抗捷这样的人,不管过多少年,大家都得记着。   侵略者的钢甲护不住狼子野心,中国人的骨气才是最硬的铠甲。   ‌【评论区聊聊】这场战斗够不够提气? (信源:揭秘东北抗战:"刀枪不入"日军少将被砍掉脑袋——中新网)

0 阅读:57
古史

古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