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那座大桥垮了却没人伤亡 不是因为运气好,是巡查员盯着裂缝不放过。 11月10日下午3点,水电工作人员日常巡库时,发现桥头路面裂开近十厘米的口子,山体滑坡的风险已经压在眼前。他们没犹豫,立刻拍照上报,连管制岗都连夜设好,千元罚款的警示牌立在路上,侥幸通行的车一辆也没放进去。 若响应慢一步,后果不敢想。塌桥那一刻,桥面早已清空,烟尘滚滚的画面里没有一声呼救。 零伤亡的背后,是人工巡查的敏感和果断。但问题也浮出水面:一座投资3亿的桥,为何撑不过一年?去年同一水电站项目曾发生钢栈桥坍塌,4人遇难。这次虽无人伤亡,可依赖人工巡检而非智能监测的被动防御,能扛住复杂地质的长期考验吗? 桥塌了,隐患却没散。巡查员立了功,但公众更期待的是,每一分建设资金都能筑起真正的安心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