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哥哥嫂子相继离世,看着两个侄女无依无靠,叔叔心里满是心疼和不忍。 他小心翼翼地跟妻子商量:“哥嫂没了,我想把两个侄女接到家里住,你看…”谁曾想,接下来叔叔和婶婶暖到骨子里的的做法,真的让人敬佩! 叔叔叫张强,家在贵州黔东南的大山里,和哥哥一家住得不远,平日里互帮互助,感情亲厚。哥哥嫂子是去年夏天去县城送货时,遭遇意外车祸离世的,留下10岁的朵朵和6岁的念念,一下子成了没爹没妈的孩子。张强赶到医院时,两个侄女缩在墙角,朵朵紧紧抱着妹妹,小脸煞白,眼神里满是恐惧,连哭都不敢大声,那模样让张强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 处理完哥嫂的后事,张强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不是滋味。两个侄女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老人身体不好,连自己都顾不过来,更别说照顾孩子。朵朵已经懂事,每天放学回家就做饭、洗衣服,还要哄着妹妹睡觉;念念则变得沉默寡言,见了人就躲,夜里常常哭着喊爸妈。张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琢磨了好几天,才鼓起勇气跟妻子李兰开口。 他知道家里的难处,自己和妻子种着三亩水田,还有一个8岁的儿子,日子本就不富裕,再添两个孩子,开支会成倍增加。所以说这话时,张强的声音都有些发颤,甚至做好了被妻子拒绝的准备。没曾想,李兰没等他说完,就红着眼眶打断他:“你这说的什么话!她们是你的侄女,也是我的侄女,哥嫂不在了,我们不养谁养?明天就把孩子接过来!” 第二天一早,李兰就收拾出了一间朝南的房间,换上了干净的床单被褥,还特意买了两个新枕头,上面印着朵朵和念念都喜欢的卡通图案。她去集市割了肉、买了水果,炖了一锅香喷喷的鸡汤,等着两个侄女上门。当张强把朵朵和念念领到家里时,李兰立刻迎了上去,蹲下身子,温柔地摸了摸她们的头:“朵朵、念念,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我是婶婶,有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 可两个孩子还是怯生生的,不敢说话,也不敢动筷子。李兰没有勉强,把鸡肉夹到她们碗里,又盛了鸡汤:“快尝尝,婶婶特意给你们炖的,补补身子。”朵朵看了看婶婶,又看了看叔叔,小声说了句“谢谢婶婶”,才拿起勺子慢慢喝了起来。夜里,李兰起来查看,发现念念正蜷缩在朵朵怀里哭,她轻轻走过去,把念念搂进怀里,拍着她的背说:“念念不怕,婶婶在呢,以后婶婶保护你和姐姐。” 从那以后,李兰把两个侄女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朵朵的衣服小了,她就连夜缝补,或者攒钱买新的;念念挑食,她就变着花样做饭,把蔬菜切成可爱的形状,哄着她吃;朵朵学习成绩下滑,她就每天晚上陪着她写作业,不会的就请教村里的老师;念念怕黑,她就带着两个侄女一起睡,给她们讲睡前故事。 张强也更拼了,除了种庄稼,每天天不亮就去镇上的工地打工,晚上回来再去山上砍点柴,只为了能多挣点钱,给三个孩子买好吃的、买学习用品。他从不在孩子面前抱怨辛苦,每次回家,都要先抱抱念念,问问朵朵的学习情况。有一次,儿子跟朵朵抢玩具,李兰当场批评了儿子:“朵朵姐姐和念念妹妹没有爸妈,你要让着她们,保护她们。”从那以后,儿子不仅不跟侄女抢东西,还常常带着她们去山上放牛、采野果,三个孩子成了形影不离的小伙伴。 村里有人说闲话:“自己都不富裕,还养两个外人,真是傻。”张强听了,只是笑笑:“她们不是外人,是我的亲侄女。”李兰更是不在意:“人活着,不就是图个心安吗?哥嫂不在了,我们帮衬一把,孩子们能好好长大,比什么都强。” 慢慢的,朵朵和念念变得开朗起来。朵朵会主动帮婶婶做家务,扫地、洗碗、喂猪,样样都做得有模有样;念念会搂着婶婶的脖子撒娇,喊着“婶婶最好了”。去年过年,朵朵在作文里写道:“叔叔婶婶给了我和妹妹一个家,虽然我的爸妈不在了,但我还有爱我的叔叔婶婶和弟弟,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现在,朵朵已经上初中了,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当了班长;念念也上小学了,性格活泼开朗,是班里的开心果。张强和李兰用自己的善良和担当,给了两个侄女一个温暖的家,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生活中,用一点一滴的付出,温暖着两个孩子的心灵,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