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张恨水被迫结婚。他嫌弃妻子貌丑,却经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后,妻子怀孕生

蕊蕊聊过去 2025-11-13 19:37:15

1913年,张恨水被迫结婚。他嫌弃妻子貌丑,却经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后,妻子怀孕生下一个儿子,他却怒骂:真是晦气! 民国初年,乱世里一个书生被迫娶亲,新娘子长相平平,他心里头一百个不乐意,可日子一过,两人竟生下孩子,他却甩出一句“真是晦气”。这话说出口,到底是冲着谁?是那孩子,还是自家这摊子苦日子? 张恨水本名张心远,1895年出生在江西弋阳,那地方靠着信江,父亲张钰在盐务衙门当差,家里算得上小康。他从小爱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翻得烂熟,心里头早想着当个文人。可好日子没多久,1912年父亲一病没了,家底子一下子空了,欠账压身,母亲戴氏带着几个孩子咬牙过活。县里的学堂也关张,他十七岁就辍学回家,帮着母亲张罗家计。那年头,穷苦人家最怕没着落,母亲一合计,儿子十八岁了,得赶紧给他定亲,免得拖累后路。 媒人上门时,把徐家姑娘说得天花乱坠,说人品好,家底清白,还带点嫁妆。张恨水听着不乐意,他年纪轻轻,正想着出去闯荡,可胳膊拧不过大腿,母亲铁了心,这事就这么定了。1913年春天,婚事办了,徐氏过门来,长相普通,没他想象中那样标致。他心里头堵得慌,对她总冷着脸,话少,饭桌上也各吃各的。可徐氏勤快,在家操持家务,母亲病了,她忙里忙外伺候着,渐渐地,家里人看她顺眼了。张恨水虽不情愿,日子长了,两人还是同房了。那是老一辈的规矩,传宗接代的事,谁也绕不过。 没多久,徐氏怀孕了,1914年生下一个儿子。张恨水一看是男孩,本该高兴,可他却气呼呼地说“真是晦气”,说完扭头就走。徐氏刚生完孩子,躺在床上,身边就剩婴儿的哭声。这话听着刺耳,可那年头,家里穷得叮当响,添张嘴吃饭都难,他哪有心思顾上喜悦。孩子没满月,就因着受凉没了,张恨水守灵时也没多话,家里头更添了愁云。徐氏哭了几场,继续干活,日子还得过。他从那以后,把心思全搁在外头,不想在家窝着了。 张恨水这人,骨子里是书生气,家里穷了,他就琢磨着出去找活路。1914年,他南下汉口,在报馆当学徒,跑腿写稿,稿费少得可怜,可他咬牙坚持。几年下来,手里攒了点钱,1919年起开始往报上投稿,小说一篇篇发出去,慢慢有了名气。1924年,他的长篇小说《春阿氏》连载,读者追着看,他一下子成了文坛新星。稿酬多了,他把母亲和徐氏接到北平,安顿在小院里。徐氏在家帮着操持,没怨言,他每月给她零花,也算尽了本分。 成名后,张恨水的生活变了样,1925年他娶了第二任妻子胡秋霞,那姑娘识字,俩人谈得来。他没休了徐氏,就这么三个人过日子,徐氏住一间,安静得很。抗战爆发,北平乱套,他赶紧安排母亲和徐氏回江西老家,每月从稿费里寄钱回去,够她们吃穿。徐氏在家乡守着,日子虽清苦,可张恨水没亏待她。1958年,徐氏在街上被车撞,没了,他听说后,交代儿子把她葬进祖坟,墓碑刻得体面。这辈子,他写了上百部小说,字数上千万,《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家家户户都读,可这段婚姻,从头到尾透着无奈,没啥浪漫,全是责任。 说起张恨水那句“真是晦气”,听着像冲孩子发火,可细想,那是他对自家处境的怨气。十八岁娶亲,家里穷,孩子一出生就添负担,他年轻气盛,憋屈得慌。可他没扔下不管,孩子没了,他照样过日子,后来发达了,也没忘本。那个年代,包办婚姻多得是,媒人说亲总带水分,姑娘家也苦,徐氏嫁过来,没享福,就守着这个家。张恨水虽嫌她长相,可责任没推,寄钱、安葬,这些事做得实打实。搁现在看,这段婚姻像老照片,泛黄,却见出人性的韧劲。 张恨水的经历,搁在民国那会儿,算得上普通知识分子的写照。家道中落,娶亲生子,前途迷茫,他靠着笔杆子闯出一条路,一生创作不辍,作品里总有底层人的酸甜苦辣。徐氏呢,没上过学,没出过远门,就这么守着婚姻到头。他俩的日子,没大起大落,可那份扛下来的劲头,让人敬佩。时代变了,婚姻自由了,可回看这些故事,总觉得接地气,提醒人,生活本就得一步步走。 张恨水后来的路,越走越宽,1930年代,他在北京办报,写社论,抗战时还去重庆,参与文化救亡。作品里,他笔下的人物多是市井小民,爱恨情仇写得活灵活现。徐氏在家乡,靠着寄来的钱,过得平稳。1950年代,他在北京定居,文联里当理事,日子安稳。可他对第一段婚姻,总有点愧疚,晚年提起徐氏,没多说,只让儿子多照应。  

0 阅读:111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