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混日子的能拿奖学金? 最近某高校直接停了三个印度留学生的奖学金—— 理由特扎心:汉语课长期旷课不去。 去年数据摆这儿:印度籍政府奖学金生占18.7%,可HSK四级通过率才42%,比平均65%低了一大截。不少人拿着全包福利,连“你好”都说不利索,这不就是躺着拿钱吗? 以前只要沾“一带一路”边,就能稳稳拿奖;现在新规落地,奖学金直接和语言成绩、考勤绑死——旷一次扣钱,两次彻底取消,谁都别想混。 别着急喊“排外”,政策没关门,只是把“免费午餐”换成“能者多吃”。想拿全额?先过语言关,再谈专业。对中国学生也公平啊:同一张考卷,同一根及格线,努力的人才配上桌。 奖学金本来就是“奖学”的,不是给混子当护身符的。留学不是开盲盒,福利不能养懒人。咱交的税,得花在“真配得上”的人身上吧? 你们觉得这政策改得对吗?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