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两国首都发生爆炸,冲突一触即发,歼10又要派上用场了? 11月的南亚

洞察观史 2025-11-12 18:45:25

24小时内两国首都发生爆炸,冲突一触即发,歼10又要派上用场了? 11月的南亚半岛,火药味浓得能呛到人。 10号晚上印度新德里红堡地铁站旁的一声巨响,还没从新闻推送里沉下去,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法院外就跟着炸了。 短短24小时,两个有世仇的邻居接连遭难,巴基斯坦防长直接拍了桌子:“国家正处于战争状态”。 先把新德里这事儿说透。 爆炸点选得特别刁钻,红堡是老城区地标,地铁站又是人流密集地。 目击者说汽车在行驶中突然“开花”,火舌直接舔到旁边的行人,有人身上着火拼命打滚,旁边人想救都无从下手。 最后算下来,13条人命没了,20多个人躺在医院里,最严重的还在ICU没脱离危险。 印度这边刚拉起全国警戒,伊斯兰堡的爆炸就来了。 11号下午,法院大楼外突然冲过来个自杀式袭击者,爆炸声震碎了附近商铺的玻璃。 这次更惨,12人死亡,27个伤者里好多是重伤。 有意思的是,巴基斯坦塔利班(TTP)很快跳出来认账,说就是冲着“不按伊斯兰法办事的法官”来的。 这话听着是恐怖组织的声明,巴方却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印度和阿富汗。 总理夏巴兹明着说,TTP手里的家伙、背后的情报,都有印度在撑腰,阿富汗塔利班也在旁边递刀子。 防长紧跟着宣布进入战时状态,三军全部提高戒备等级,精锐部队直接拉到了印巴、阿巴两条边境线上。 我在巴基斯坦做外贸的发小阿明,昨晚给我打了个语音,背景里全是警车鸣笛声。 他说以前印巴吵架归吵架,首都从来没这么紧张过,超市里的米面油被抢空一半,他店里的中国产安防设备,一天就卖出去平时一个月的量。 “现在出门都不敢背包,就怕被当成可疑人员”,他的语气里全是焦虑。 印度那边也没闲着。 莫迪在不丹访问都没心思,隔空放话要“严惩黑手”。 虽然没直接点巴基斯坦的名,但印军已经把坦克和装甲车往边境挪了,连孟加拉边境都下令高度戒备。 印度媒体更直接,标题全是“报复巴基斯坦”“血债血偿”,大有一副马上要动手的架势。 这时候军迷群里炸了锅,有人甩出来歼10C挂弹飞行的照片:“这时候该咱们的战机露脸了吧?” 这话不是没道理。 2023年“雄鹰-IX”军演,歼10C就在巴基斯坦领空和巴军的“枭龙”配合作战,低空突防、精准打击的科目练得炉火纯青。 现在巴军边境告急,咱们的歼10真能坐得住? 别着急喊“出兵”,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 首先得明确,巴方说印度支持TTP,目前还没实锤;印度怀疑巴方搞事,也拿不出直接证据。 但有个细节很耐人,印巴边境在爆炸后,双方的炮击次数比平时多了三倍,巴军甚至在和阿富汗接壤的地区架起了防空导弹。 这种时候,歼10的意义不在“打”,而在“镇”。 咱们的歼10C早就不是“家门口的卫士”了。 去年赴沙特参加联合军演,它带着电子战吊舱,在模拟对抗里把多国战机“揍”得找不着北。 更关键的是,运油20能给它空中加油,意味着从我国西部基地起飞,几个小时就能抵达南亚腹地。 这种“随时能到”的威慑力,比真开炮更管用。 你觉得这两起爆炸真的没关系吗?我倒觉得像有人在“拱火”。 TTP认账认得太快,印巴互相指责的节奏也太顺,好像就等着这两声响,把局势往战争上推。 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很快发了消息,确认没有中国公民伤亡,这话背后也是态度——我们关注局势,但不掺和内斗,更不希望战火烧起来。 想起前年在卡拉奇参加经贸论坛,巴方官员跟我聊起印巴冲突,说最苦的是边境的农民,庄稼熟了不敢去收,怕冷不丁来一炮。 现在首都都成了战场,普通老百姓连出门买个菜都提心吊胆。 阿明说他现在每天睡前都要检查门窗,不是怕恐怖分子,是怕哪天边境开打,炮弹飞过来。 歼10会不会“派上用场”?我的答案是,它已经在发挥作用了。 中国在南亚的立场从来都是“劝和不挑事”,但手里必须有硬家伙撑着腰,才能在双方激动的时候喊一句“停一停”。 就像邻居吵架快动手,你手里有根结实的棍子,不是要去打谁,是要让他们冷静下来。 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和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 咱们能在深夜撸串、周末出游,不是因为世界太平,是因为有歼10这样的“守护者”把危险挡在门外。 印巴要是真打起来,遭殃的是普通百姓,受益的只会是那些躲在背后的挑事者。 战火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把几代人的积累烧个精光。 印巴都该想想,13个和12个逝去的生命背后,是多少个破碎的家庭。 中国愿意递上谈判桌,也随时准备用实力维护地区稳定,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样子——不惹事,但绝对不怕事。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新媒体——2025-11-12 突发爆炸!巴方称“正处于战争状态”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