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这两天突然炸出一个大瓜,前首相石破茂在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放话说,明治

此间一叙吖 2025-11-12 16:26:25

日本政坛这两天突然炸出一个大瓜,前首相石破茂在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放话说,明治维新的发动机不是自家勤勉而是甲午战争后从清政府掠来的二亿三千万两白银,消息一出日本舆论有点懵圈,中国网友却觉得这番自爆既罕见又扎心. 日本前首相石破茂最近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说了一番让日本社会震动的话。 他认为明治维新的成功,并不是日本民族特别勤奋的结果,而是因为在甲午战争后,日本从清政府那里拿到了一笔巨额赔款。 这个观点在日本引发争议,却让不少中国人听得五味杂陈,在日本的传统叙事中,人们一直相信明治维新是靠国民的努力、改革的决心和向西方学习的精神才成功的。 但石破茂这句话,等于直接揭开了“明治神话”的另一面,其实,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的日子远没有想象的好。 1877年的西南战争几乎榨干了政府的钱袋,为了发展工业,明治政府只能到处借债,财政濒临崩溃。 那时候日本缺钱、缺资源、内乱不断,农民起义和工人罢工频繁,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几乎停滞,真正让日本“起飞”的,是《马关条约》那笔天文数字般的赔款。 清政府被迫赔偿2亿两白银,再加上三国干涉还辽后的“赎辽费”和驻军费,总额高达2.315亿两白银,折合约3.6亿日元,相当于日本政府四年多的财政收入。 相比之下,清政府那时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三分之一,可想这笔钱有多沉重,日本财政官员井上馨当时就感叹:“这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 日本立刻把这笔钱用在了刀刃上,他们把白银换成外汇,大量从欧美买设备和技术,其中近三分之二的钱被投入到工业建设,剩下的则用于扩军备战和发展教育。 陆军扩编到17个师团,海军吨位跃居世界第三,东京帝国大学等高校也拿到了巨额资金,重点培养理工人才。短短几年,日本的工业产能突飞猛进。 有研究指出,这笔赔款让日本的工业化至少提前了二十年,1895年到1905年十年间,日本的企业数量从2000多家飙升到9000多家,工业总产值翻了两番。 棉纺织业十年增长五倍,造船业从修小船到能造万吨巨轮,可以说,那时日本的繁荣,背后是一场靠战争“赚来的暴富”。 对中国来说,这笔赔款却成了沉重的枷锁,为了筹钱偿还,清政府被迫向列强借高利贷,还抵押了海关、盐税等重要财政收入。 税负最终压到了百姓身上,全国税收暴涨,很多地方农民破产、生活困苦,卖儿卖女的惨剧频发。国家元气大伤,也进一步加深了清朝的衰败。 更惨的是,赔款之外还有屈辱,台湾被割让,旅顺发生大屠杀,文物被掠夺殆尽,那一笔笔“发展资金”,是用中国人的血汗和生命换来的。 石破茂的说法,某种意义上也算日本社会开始反思的信号,依靠侵略换来的繁荣,不可能长久,真正的强大,靠的是公正的制度、自主的努力和与世界的和平共处。 正如历史学家蒋廷黻说的那句:“真正的进步,是靠正义的积累,而不是别人的血汗”,回看这段历史,不是为了记恨,而是提醒后来的人:掠夺的繁荣,终究要还。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此间一叙吖

此间一叙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