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成功!我国太阳能电池领域再获重要进展!11月10日我国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为2

洞察观史 2025-11-12 15:45:18

研发成功!我国太阳能电池领域再获重要进展!11月10日我国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为27.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并显著提升了其运行稳定性。 咱先不说专业术语,就说这个数意味着啥——比市面上主流的硅基电池效率还高,而且成本可能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   可能有人要问,钙钛矿这东西听着耳熟,到底是何方神圣?   说白了就是一种需将其涂抹于玻璃或柔性基板表面,便能实现发电功能,操作简便且颇具应用前景。早几年业内就说它是“太阳能界的潜力股”,但一直有个老大难问题——性能不稳定,就像个天赋极高但爱掉链子的选手。   游经碧团队这次就是解决了“掉链子”的病根。   之前做钙钛矿薄膜时,里面的氯元素总爱往上跑,堆在表面形成缺陷,电就白白浪费了。   他们想了个招,往里面加了种碱金属草酸盐,用钾离子把氯离子“拴住”,让它在薄膜里均匀分布。这么一改,电池里的“电流搬运工”寿命翻了好几倍,界面缺陷也少到几乎可以忽略。   最牛的是稳定性,这可是钙钛矿商业化的关键。   团队做了个极限测试,电池在标准太阳光下连续工作1529小时——差不多两个月,效率还能保持初始值的86.3%。85℃高温暴晒1000小时,效率也没掉太多。   这数据一出来,不少光伏企业的工程师都在朋友圈感叹:“这下终于看到量产的希望了”。   说个我自己的经历,去年夏天我家月电费飙到800多,看着账单肉疼到不行,就琢磨着装光伏板。   咨询下来发现,普通硅基光伏板铺满屋顶要小十万,回本得等十几年。钙钛矿就不一样了,它能像印刷报纸一样批量生产,成本直接砍半。按游经碧团队的技术水平,再过两三年装一套家用钙钛矿光伏系统,可能两三万就够,四五年就能回本。   你猜怎么着?咱们国家在钙钛矿领域可不是孤军奋战。   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团队早就是这个领域的“老炮儿”,2022年就把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做到26.4%,还发了《Nature》论文。2025年8月他们又刷新纪录,大面积组件效率突破21.7%。    游经碧团队主攻单结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谭海仁团队侧重叠层技术和规模化,俩团队刚好形成互补。   这事儿往大了说,是咱们国家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又一次领跑。   全球都在抢钙钛矿的技术制高点,日本、美国的团队也在拼命钻研。但现在看,咱们不仅效率拿第一,还解决了稳定性这个世界性难题。   更有意思的是,游经碧团队的成果发在《Science》上,谭海仁团队的研究也多次被国际权威榜单收录,国际同行都得跟着咱们的节奏走。   可能有朋友会抬杠,实验室数据再好,量产不了也是白搭。   这点还真不用太担心。厦门有家企业已经和游经碧团队合作,正在建中试生产线。按照这个进度,最快2027年,咱们就能在屋顶、光伏电站看到钙钛矿电池的身影。   到时候不仅家庭用电能自给自足,多余的电还能卖给电网,相当于多了一份“阳光工资”。   我突然想起去年去青海采访光伏电站,那里的工人师傅说,以前装一块硅基电池板得四个人抬,以后钙钛矿板可能卷起来就能扛走。柔性的特性还能贴在汽车顶、手机壳上,手机晒晒太阳就能充电,再也不用到处找充电宝。   这些听起来像科幻片的场景,可能真要被咱们的科学家们提前实现了。   从以前担心停电,到现在盼着光伏板发电,咱们的生活正在被这些硬核技术悄悄改变。游经碧团队的突破不是偶然,是上百次实验失败后的必然,也是国家对基础研究持续投入的结果。   看着这些不断刷新的数字,真心觉得踏实。   以后咱们不仅能用更便宜的电,还能为地球减碳出份力。你家每月电费多少?如果屋顶能装光伏板,你最想先用它来供什么电器?   这些技术突破不是终点,而是咱们绿色生活的起点。   当更多像游经碧这样的科学家埋头钻研,当更多新能源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所谓的“能源自由”可能就藏在每一缕阳光里。 信息来源: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2025-11-07半导体所研制出光电转换效率超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0 阅读:38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