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儿让不少当爸妈的心里直犯嘀咕——有个小宝宝刚办完百日宴,腿上突然出现一排牙印,看着就让人心疼,宝宝疼得哇哇哭。家长一看腿上的牙印,心里也十分自责,但是当天人太多了,也不能确认到底是谁干的。这事儿一曝光,网友都炸了锅,有人觉得那个人是“变态”,也有人质疑没有看好孩子。 这事儿为啥让人这么生气?首先,宝宝才几个月大,皮肤嫩得像豆腐,被这么一咬,疼不说,万一感染了咋办? 就像你正抱着软绵绵的棉花糖,突然有人咬一口,你能不心疼吗? 其次,明明知道“亲孩子”和“咬孩子”是两码事,却偏要下狠口,这摆明是对孩子安全的漠视。这些年,类似的事儿真不少,从“抢孩子”到“咬孩子”,这些人是不是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就能随便欺负”?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事儿多了,家长带孩子出门都得提心吊胆,生怕遇到“人贩子”或“变态”,那公共场合还怎么安心? 这事儿也让我想起之前有个妈妈带娃坐地铁,结果被陌生男子摸了一把。 虽然这次没这么严重,但公共场合的安全问题真得重视。比如,家长带娃出门能不能多留个心眼? 周围的人看到可疑行为能不能及时制止?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心里都得有把“安全尺”——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不是谁都能随便碰的“玩具”。 如果今天我们容忍这种“咬孩子”的行为,明天就可能有人更过分,那公共场合还怎么用? 说到底,保护孩子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家长多留个心眼,需要周围的人看到可疑行为时说一句“你干什么呢”,更需要整个社会对孩子的尊重。但比起事后追责,我们更希望的是大家都能自觉点——毕竟,谁也不想看到孩子被陌生人伤害吧? 您觉得呢?如果您在现场,会怎么做?是默默走开,还是勇敢制止?或者您见过类似的不文明行为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出出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