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意味着她敢于反抗此前一直独断专行的婆婆。当然,第一个矛盾点是对皇室育儿室的控制权。起初,茜茜并未得到皇帝的支持。直到1856年,她与丈夫在卡林西亚和施蒂利亚旅行期间独处时,才坚持要求让孩子们待在自己身边。远离霍夫堡宫、远离与婆婆每日共餐的生活,她终于觉得有足够的力量让皇帝摆脱对敬爱的母亲过度顺从的状态,也终于能提醒他一次妻子的需求。 茜茜和索菲之间因两个小女儿爆发了公开争执。索菲拒绝了茜茜要求搬移育儿室的迫切请求,还提出了诸多反对理由(比如房间光线不足等类似顾虑)。当茜茜不肯让步时,索菲大公妃威胁要搬出霍夫堡宫——这是她最有力的武器。而这一次,年轻的皇后成功把丈夫拉到了自己这边:从弗朗茨·约瑟夫的信件来看,这是皇帝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斥责他敬爱的母亲。 与妻子旅行归来后不久,他给索菲写信: “我恳请您务必宽容地看待茜茜——她或许是个过于护崽的母亲,但她终究是如此忠诚的妻子与母亲!若您能仁慈地冷静看待此事,或许就能理解我们看到孩子被关在您套房里(前厅几乎是共用的)时的痛苦:可怜的茜茜常常身体沉重,却得喘着气爬楼梯,还很少能单独见到孩子;即便您好心让孩子出来露面,他们也常被陌生人围着——这尤其缩短了我能陪孩子的短暂时光。更不用说,炫耀孩子会让他们变得自负,这让我很反感(或许我这点是错的)。对了,茜茜从未想过要剥夺您见孩子的权利,她特意让我写信告诉您:孩子永远都听您调遣。”⁶ 伊丽莎白第一次如愿以偿。这次旅行大获成功,让这对夫妇重新亲近起来。两人都深深沉醉于群山的美景——这是弗朗茨·约瑟夫和伊丽莎白少有的共同爱好。无论走到哪里,这对年轻夫妇在乡村环境中展现出的质朴自然都令人赞叹:皇帝穿着皮裤、戴着带羚羊毛饰的传统帽子,皇后则身着修身的厚呢套装与结实的登山靴,头戴厚呢帽。这里没有宫廷礼仪,就连在维也纳总是拘谨刻板的皇帝,也表现得很随性,显露出他仍保有几分率真与活力。 两人徒步进山远足。伊丽莎白虽是经验丰富的登山者,但刚生完孩子身体还虚弱,徒步三小时后在如今的格洛克纳屋遗址休息,欣赏着大格洛克纳峰的景色。这个地方被命名为“伊丽莎白休憩处”。弗朗茨·约瑟夫则继续前行,最远到了帕斯特泽冰川。 从那时起,共同旅行成了伊丽莎白与丈夫独处、巩固自身影响力的欢乐契机。 欧洲历史 茜茜公主 看见历史中的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