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不结婚是种什么体验?英国百岁女编辑直言:“我对男人没有期待,也并不觉得遗憾,我这一生不是谁的妻子,也不是谁的母亲,但我拥有了完整的自我,即使人到暮年,依然能迸发出生命的激情!” 2019年,101岁的戴安娜·阿西尔在临终关怀医院闭上眼时。 89岁那年,她获得了科斯塔传记奖,成了全球都知道的畅销书作家。 这个一辈子没结婚、没生孩子的英国老太太,到底凭什么把日子过得这么有滋味? 1917年阿西尔出生时,家里条件好得很,是实打实的大小姐。 可二战的炮火打碎了家境优渥的生活,家道中落之后,她没怨天尤人,闷头读书硬是考上了牛津大学。 那时候的英国,女人能上牛津本就少见,毕业后还能进BBC新闻部工作,更是旁人眼里的风光事。 换作别人,可能就抱着这份安稳过一辈子了,阿西尔不这样,她在工作里认识了出版商安德烈,俩人聊得投缘,干脆一起办了家出版公司。 办公司那几年,她忙得脚不沾地,一天接一百多个电话,一周要跟作家谈十几次话,办公室里总排着求见的作家,邮箱里的投稿堆得像小山。 可她偏偏有双识人的慧眼,波伏娃、菲利普·罗斯这些后来响当当的作家,都是她一手推出来的。 那时候没人觉得一个女人能把出版公司做得这么大,她用实打实的成绩让质疑的人闭了嘴。 职业上顺风顺水,感情上却没那么如意,15岁遇上初恋,本以为爱了就要一辈子,结果男方出轨让这段感情散了。 后来又谈过两次,每次都盼着能有个结果,可亲眼看见那些男人转头就对别的女人动心,慢慢就明白过来,感情里的忠诚有时候比登天还难。 不过她没在感情里钻牛角尖,每段关系都保持着分寸,从没让自己陷到被伤害的地步。 日子一天天过,身边的朋友要么结婚生子,要么围着家庭打转,阿西尔却打定主意不走进婚姻。 别人说她“不完整”,她听完只笑笑。 70岁那年她还在工作,偶尔还有浪漫的邂逅;75岁退休,突然闲下来的日子让她有点不适应,就开始在家整理早年的回忆,写着写着就成了手稿。 有次一个编辑朋友看到这些文字,眼睛都亮了,一个劲劝她出书。 就这样,70多岁的阿西尔半路出家当起了作家,89岁那年《暮色将尽》出版,一下子火遍全球。 好多人好奇,没家庭没孩子,她的晚年会不会很孤单?看看她的日子就知道了。 60岁的时候,她还觉得“老”是很遥远的事,穿漂亮裙子、化精致的妆,去酒吧跟年轻人开玩笑,去老年会所跳舞,跟老姐妹喝茶聊天,活得比年轻人还热闹。 80岁更有意思,报了夜校学画画、学舞蹈,认识了一群新朋友;院子里种满花草,天天盼着雪莲开花;拄着拐杖去郊外,蹲在溪边捉蝌蚪,爬上树摘葡萄;下雨天不能出门,就在家读书写作,听BBC的广播。 她说:“70岁才是衰老的开始。”可她的70岁、80岁,比好多人的50岁还充满活力。 咱们总听人说,女人得结婚生子才算圆满,阿西尔偏不,她这辈子最在意的不是有没有伴侣,是自己活得舒不舒服。 她拒绝把“妻子”“母亲”这些标签贴在自己身上,反倒把“编辑”“作家”“热爱生活的老太太”这些身份活得明明白白。 这不是说婚姻不好,而是她用一辈子证明,人生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不按别人的剧本走,照样能活得精彩。 谁都怕老,怕头发变白、怕腿脚不灵、怕被时代淘汰。 阿西尔却把衰老过成了另一种样子,80岁还在学新东西,90岁还能写出畅销书。 她让我们看到,老从来不是停止成长的理由,只要心里有热爱,年纪再大也能找到新的乐趣。 至于死亡,她看得更开,觉得不过是给人生画个圆满的句号。 101岁平静离世的时候,她没留一点遗憾,因为她把一辈子都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人生的圆满从来不是活成别人眼里的标准答案,是活成自己心里的舒坦模样。 【评论区聊聊】你心里的“圆满人生”又是什么样子的? (信源: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康复者——戴安娜·阿西尔和她的《暮色将尽》——经济观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