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欧洲发达国家的工资,基本可以达到5000欧元,甚至更高,而现如今,很多欧洲发

茂盛楼兰 2025-11-12 11:36:58

以前欧洲发达国家的工资,基本可以达到5000欧元,甚至更高,而现如今,很多欧洲发达国家的工资,也就只有1000~3000欧元,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几百欧元 前些年在欧洲当工人工资高得让人羡慕,一个月挣五六千欧元算是家常便饭,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现在欧洲不少国家的工薪阶层收入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这一切的根子就在产业格局的洗牌上,尤其是中国制造的崛起起了重要作用,自2000年以后中国的工厂迅速扩大产能,成本优势直接戳中了欧洲制造业的软肋。 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平均小时工资仅2美元,而早在2012年,意大利纺织业的小时人工成本就高达27.45美元,德国机械厂生产一台精密机床的人工成本占比更是达到45%,中国工厂却能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把这一比例压到8%,再加上光伏供电带来的电费优势,总成本直接砍到欧洲的三分之一。 这种差距下,欧洲传统制造业的好日子注定长不了,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意大利纺织业曾是欧洲工人的金饭碗,2008年该行业小时薪酬成本接近30美元,折算成月薪轻松超过5000欧元。 但到2024年,全行业销售额暴跌8.8%,出口下降10.7%,企业数量减少5.2%,就业岗位缩水3.4%,原本风光的纺织工人,如今要么接受月薪2000欧元左右的岗位,要么只能转向服务业拿更低的薪水,这不是个例,西班牙算过账,雇一个本地工人的月薪够在中国请5个技工加10个机器人,质量还更稳定,这种账谁都会算。 连德国这样的制造业强国也顶不住压力,2000年德国全职员工平均月薪2551欧元,到2024年涨到4701欧元,看似在涨,但核心产业的实际收入已在缩水,大众汽车作为德国工业的标杆,正推行到2027年削减6%集体薪酬的计划,还要取消奖金,每年省下15亿欧元救命钱。 现在生产线员工月薪3900-4300欧元,看着比德国中位数薪资高,可比起十年前动辄五六千欧元的收入加丰厚奖金,实际购买力早降了一截,更要命的是德国对华汽车出口三年间跌了近70%,从净出口国变成贸易平衡,曾经靠汽车业撑起的高工资自然难以为继。 当然,欧盟不是没有自救过,他们想过用关税挡枪,2024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3%的关税,对建筑设备也加征20.6%到66.7%的关税,但根本挡不住产业转移的大势,德国工厂一口气削减70万辆产能,相当于两家工厂的产量,岗位都没了,高工资更是空中楼阁。 反观中国工厂,浙江老板把上下游100家零件厂圈进产业园,螺丝钉出门就能组装,运费省九成,欧洲企业还在纠结8小时工作制时,中国的“黑灯车间”已经24小时连轴转,这种效率差距早把工资优势磨没了。 说到底,这不是中国制造抢饭碗,而是全球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欧洲过去的高工资建立在技术垄断和市场壁垒上,当中国能用更低成本造出同等质量的产品,这种靠信息差和准入门槛维持的高收入自然会回归理性。 未来的比拼,本质是产业竞争力的较量,中国制造早已从低价代工转向技术突围,电动汽车、机械工具等高端领域都能和欧洲掰手腕,欧洲要是还抱着老一套的高福利、高工资不放,不解决产业效率问题,恐怕连1000-3000欧元的月薪都难稳住,毕竟在全球化市场里,没人会为过时的优越感买单,工资高低终究得看手上的产品有没有人要。

0 阅读:152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