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美国长期想遏制中国的崛起,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已非过去的苏联可比!60、70、80、90年代,美国主要是针对苏联、欧洲和日本,根本没有把中国放在心上,因为中国实在是太穷太落后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要知道,在美国的传统认知里,真正的对手一直是苏联。六七十年代,美苏冷战如火如荼;到了八九十年代,苏联解体,日本、欧洲成了他们眼中的经济对手。 那时候的中国,还在拼命搞建设,老百姓忙着吃饱饭,连个像样的高铁都没有,美国人根本没放在眼里。 甚至连当时的很多美方智库都认为,中国永远也不可能在高科技和军工领域挑战美国。可历史最爱打脸。过去他们觉得中国太穷、太落后,根本不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地位。 结果三十年过去,中国从“世界工厂”变成了“世界引擎”,从模仿者变成了创新者,从买技术的变成了输出标准的。 更要命的是,这一切都是在美国不断打压、封锁的背景下完成的。美国想让中国慢下来,可中国偏不。 芯片卡你?那就搞国产光刻机;通讯封你?那就自己造5G基站;不给卫星?那咱就上北斗;限制半导体?结果中国AI算力、国产设备一波接一波地上。 贝森特这番话,说白了就是一种“后知后觉”。美国人现在发现,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苏联强在军力,但弱在经济和科技创新; 而中国是全方位崛起的,从制造业到科技研发,从新能源到AI算法,从航天工程到芯片设计,中国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能跟美国掰手腕。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经济体量庞大,工业体系完整,这一点是苏联从来没做到的。美国过去对付苏联的套路,搞封锁、拉盟友、制造恐慌、打舆论战,在对付中国时完全不灵。 因为中国不靠别人的市场生存,也不靠进口粮食过活;中国的产业链、消费市场、基础设施,全都是“自成体系”的。 你想掐死别人,结果发现别人根本离不开你。如今美国发现,自己制裁中国芯片,反而让中企拼了命搞国产替代,几年下来,中国的芯片产业反而越干越硬气。 美国过去的“老剧本”是这样的,先树立一个敌人,然后通过制裁、外交联盟、军力威慑,把对方拖垮。 对苏联行得通,对中东一些国家也行得通,但对中国,不但没拖垮,反而把中国逼成了一个更加独立、更有战略定力的超级竞争者。 更讽刺的是,美国的经济现在反而被中国“反向影响”了。很多美国企业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很多高科技产品要靠中国的稀土、材料和生产能力。 就连他们最看不起的“制造业”,现在也开始被美国政客喊着要“回流”,但一算成本,立马哑火,没中国,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哪个国家能以同样的速度、效率、规模生产出那样的东西。 美国原以为“全球化”是自己的游戏规则,结果发现中国玩得更熟;原以为科技封锁能让中国停滞,结果发现中国用AI、大数据、新能源反超;原以为自己永远是领导者,结果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看中国的态度办事。 从俄乌冲突到中东局势,从新能源竞争到南海博弈,美国现在处处感受到中国的存在感。过去他们可以用一句“世界警察”来吓唬人,现在没人怕他们了。 中国不再是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布局,从“一带一路”到金砖扩员,再到中东调解,中国用行动证明,全球影响力不是靠军舰去“巡逻”出来的,而是靠经济和合作一点点累积的。 美国最怕的,其实不是中国的军力,而是中国这套“又稳又快”的发展逻辑。你可以封锁芯片,但你封不住中国人的脑子;你可以遏制供应链,但你拦不住14亿人的消费力;你可以去别国游说“去风险”,但你永远绕不开一个现实: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主引擎。 现在贝森特出来说这些话,不只是实话实说,更像是一种“心理松口”,美国开始意识到,这场博弈已经不是“压不压得住中国”的问题,而是“怎么跟中国相处”的问题。 因为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承认,中国都已经成为全球体系中不可取代的一极。几十年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只是个“配角”;现在,美国财长亲口承认,中国已是“主角”之一。 这才是让美国最难受的地方,他们打了半天仗,结果发现对手不是被打趴下,而是越战越强,笑着走上了自己的赛道。 历史,总有它自己的讽刺。曾经被忽视的中国,如今成了让美国最头疼的竞争对手。接下来,美国还会有更多的“真心话”不得不说出来。只是那时候,他们大概也只能承认一句,这个时代,已经彻底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