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终获官媒认可!蓝营内部分歧加剧,张亚中幕僚选择“批评” 国民党新任主席

飞天史说 2025-11-12 11:13:01

郑丽文终获官媒认可!蓝营内部分歧加剧,张亚中幕僚选择 “批评” 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最近她因为一次 “白色恐怖受难者” 秋祭的出席,不仅打破了台湾地区长久以来的政治禁忌,还让她成了两岸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郑丽文这回出场,选的不是哪个选举造势场合,而是 “50 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灵大会”。这场活动在台湾地区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多年来政治势力都在历史记忆里做文章。 郑丽文却偏偏选择站出来,摊开了说:历史不该成了政治的武器,和解、真相才是正道,希望推动两岸和平,让历史悲剧不再上演。 她这话,直接戳破了民进党一贯拿 “历史悲情” 当盾当矛的套路。岛内绿营当然炸了,媒体铺天盖地地扣帽子,说她是在混淆视听、在 “倾中”,甚至怀疑她背后是不是有大陆的影子。民进党这一波操作,算是把郑丽文推到了风口浪尖。 可岛内也不是铁板一块。像邱毅这些舆论场上的老面孔,反倒站出来给她点赞,说她有胆量戳破陈旧的意识形态,敢于掀桌子。郑丽文的举动,让自己成了岛内政治的 “风暴眼”,更让蓝营内部的暗流也涌上了台面。 说到蓝营,那真是一锅端不平的粥。这次郑丽文的 “破冰” 没给自己赢来掌声,反倒成了蓝营内部互相甩锅、互相内耗的新借口。 陈学圣就开门见山地唱了 “悲观调”,称郑丽文的举动让国民党被打成 “急统”,令明年 “九合一” 选举的候选人处境艰难,言下之意,郑丽文这种行为只会给党添乱。 除了陈学圣,前国民党 “立委” 蔡正元也站出来指责,称郑丽文参加公祭活动是 “将权利基础建立在流沙上”,还联合他人再度批评郑丽文,国民党第十一届不分区 “立委” 候选人丁瑀更是痛批郑丽文,计划召开记者会施压其 “道歉”。 最抓马的还属何启圣,他是张亚中的幕僚,张亚中在岛内一直被看成 “统派” 理论家,底色鲜明,曾是郑丽文竞选国民党主席的竞争对手。 何启圣联合蔡正元发文批评郑丽文,认为其参加统派活动会落入民进党的 “白色恐怖叙事场域”,给国民党带来危机。 大家都看明白了,岛内政客往往是 “利益优先,原则模糊”,今天能站在你这边,明天选情变天就能翻脸不认人,“墙头草” 风格贯穿始终。 国民党这些年内斗不断,“本土派” 和 “深蓝派” 之间的路线争执一直没个结果,理念和选举哪个重要,谁也说不清。郑丽文这次 “破冰”,直接把这些矛盾摆到了明面上,让蓝营的混乱和无力感暴露无遗。 岛内的风暴还没停,大陆那边却发来 “点赞”。这次不是坊间议论,而是权威媒体《环球时报》旗下 “北平锋” 专栏多次发文,态度明确地肯定郑丽文的立场与举动。 文章指出其主张契合台湾主流民意,举动也彻底戳穿了绿营玩弄历史、制造对立的把戏。官媒的评论一向被外界视作大陆官方立场的风向球。 这次的公开支持,释放的信号很明了 ,就是大陆愿意支持岛内任何敢于直面历史、推动两岸和解的声音,哪怕只是一点苗头,也会被放大、肯定。 大陆的姿态其实不难理解,两岸关系一直卡在历史和现实的缝隙里,谁能把故事讲明白,谁就能赢得更多筹码。 郑丽文在竞选国民党主席时就明确主张 “支持一个中国”“要和平、要发展”,这次的 “破冰” 举动,其实是给了大陆一个信号,就是岛内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被单一叙事绑架。 大陆乐见其成,并不奇怪。毕竟只要岛内有人敢于挑战既有框架,就可能为两岸关系带来一丝新的可能。 回到岛内,郑丽文现在的处境就是四面楚歌。外部有绿营的围攻,内部有蓝营的掣肘,甚至连党内不同立场者也公开提出批评。但她同时获得了罕见的大陆官媒认可,这种 “隔岸加油”,让她成了两岸关系博弈中新的变量。 面对质疑,郑丽文并未打算调整立场,国民党中央也表态,参与追思活动是秉持深化民主、避免战争的价值。 郑丽文的勇气能否带动蓝营整体路线的调整,或者让两岸关系的僵局出现裂缝,现在还没人敢打包票。岛内的政治生态复杂到让人头大,利益、理念、选举乱作一团,每一步都可能踩雷。 郑丽文这场 “破冰” 行动,说到底,就是一场豪赌。她搅动的不只是个人的命运,更映照出台湾地区政治的多面性和两岸关系的微妙变化。 未来怎么走,现在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但这种敢于 “逆流而上” 的声音,已经让台海局势多了几分不可预测的张力。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谁能真正 “破局”,还得看接下来的台岛政坛风向。 参考资料:台湾上空的历史阴霾终将散去 2025-11-09 16:01 环球时报

0 阅读:63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