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突破,普京下血本了!11月10日俄媒爆出猛料,俄罗斯绕过中美向印度转让核技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12 09:37:32

历史性突破,普京下血本了!11月10日俄媒爆出猛料,俄罗斯绕过中美向印度转让核技术,并且这次俄核电巨头同意给的还是“独家机密”——漂浮核电站,知情人士透露:俄印在核能领域的合作迈向了新一个台阶,并且设计更高水平的本土化和技术转让!   大伙可能不知道“漂浮核电站”有多金贵,听着像艘船,实则是移动的能源堡垒,俄罗斯手里那艘 “罗蒙诺索夫院士” 号就是活例子。 这玩意儿长 144 米、宽 30 米,重达 21500 吨,比不少驱逐舰还壮实,船上两座 35 兆瓦的反应堆一年能发 7 万千瓦电,足够 30 万人的城市用,还能每天淡化 24 万立方米海水,相当于给一个中等县城配齐了水电双保障。 关键是这货 2019 年就在北极佩韦克港运营了,五年下来没出半点岔子,这技术成熟度可不是实验室里的花架子能比的。 要知道以前俄罗斯对外转让核技术,那叫一个 “铁公鸡”,跟中国合作田湾核电站时,虽说搞了好几期工程,从 VVER-1000 到 VVER-1200 机组换了好几代,但核心的核岛设计、关键设备供应全攥在自己手里,中方也就负责个土建和辅助设施,更别说本土化生产了,俄方供货占比能到投资额的 50%,说白了就是卖 “成品套餐”,零件坏了还得找他们修。 给伊朗的就更敷衍,基本都是些常规反应堆的基础设备,连完整的控制系统都得留一手,更别提这种能移动、能抗恶劣环境的漂浮款了,这次直接拿 “独家机密” 出来,简直是从 “吝啬鬼” 变成了 “大方掌柜”。 这背后其实是印度的需求太对胃口了,印度那点能源家底根本撑不起野心,2023 财年煤炭发电还占 77.01%,核电才刚到 7.6%,偏偏还有 2.4 亿人没通上电,农村地区经常停电,夏天用电高峰时电力缺口能到 4.9GW,更要命的是 6 亿人面临缺水压力,到 2030 年水资源需求量得翻倍,GDP 都可能因此损失 6%。 常规陆地核电站选址挑、建设周期长,印度那些偏远沿海地区和岛屿根本铺不开电网,漂浮核电站刚好能补上这个窟窿,不用挖地基、不用架输电线路,拖过去就能发电淡化水,简直是为印度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俄罗斯这是掐准了印度的 “刚需” 来的。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自己的小算盘打得精,受制裁这些年,能源出口是重要的现金流,核电更是王牌中的王牌,印度计划未来建 60 座核电站,这市场大到能让俄罗斯原子能公司缓口气。 以前给基础设备只能赚一笔买卖钱,这次搞本土化合作,等于把印度的核电产业链绑在自己战车上,从核心部件到维护技术都得依赖俄罗斯,后续的燃料供应、设备升级又是源源不断的收入,这可比一次性卖设备划算多了。 而且绕开中美也是一箭双雕,美国虽然想进印度核电市场,但碍于印度没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总有点束手束脚,中国自己的漂浮核电站还在研发阶段,俄罗斯趁这空当抢先一步,既抢了市场又拉了印度这个盟友,在地缘上多了个筹码。 这次的技术转让力度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利哈乔夫直接说要“大幅提高本地化水平”,意味着印度能参与到小型核设施的生产中,这在以前的中俄合作里都没实现过,田湾核电站三期之后中方才慢慢搞自主改进,印度一上来就能沾到核心技术的边,可见俄罗斯是真舍得下本。 毕竟漂浮核电站这技术全球就没几家能玩明白,美国麻省理工搞的设计还停留在图纸阶段,中国的项目刚起步,俄罗斯等于拿着独一份的成熟技术去换印度的市场和资金,这笔买卖看着亏了技术,实则赚了长期饭票,顺便还在南亚布了局,一举多得。 说到底,这哪是什么单纯的技术转让,就是俄罗斯拿着压箱底的硬科技,去换印度这个 “刚需大户” 的真金白银和战略支持,以前的抠门是因为没到火候,现在碰到能当长期饭票的主,自然得拿出点真东西。 所谓的 “绕过中美” 不过是顺水推舟,刚好避开了竞争对手,又能显得这笔合作分量十足,普京这步棋看似下血本,实则精明得很。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