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第一排士兵为啥不怕死?因为这是用命搏一次阶层跨越! 你有没有想过,

体元说球 2025-11-12 04:23:14

古代攻城,第一排士兵为啥不怕死?因为这是用命搏一次阶层跨越! 你有没有想过,古代攻城战里,那架云梯下的第一排士兵,明明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九死一生的结局,为啥还敢前赴后继地往前冲? 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先登”这两个字,藏着普通人一辈子都碰不到的机会。那不是简单的冲锋,是用命赌一场阶层跨越的豪赌,赢了就是一步登天,输了不过是乱世里又一缕冤魂。 在冷兵器时代,攻城战是最惨烈的战斗。城墙高耸,上面滚石、热油、弓箭齐发,云梯下的士兵就是活靶子,第一排的伤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可即便如此,仍有人抢着站在最前面,核心就是“先登”的重赏太诱人。朝廷给出的条件直白又狠辣:首个冲上城楼、插上己方旗帜者,不仅能拿万贯家财、赏良田千亩,更能直接封官,不用论资排辈,不用靠家世背景,哪怕是个普通小兵,也能一战封侯。 这种奖励,戳中了古代底层士兵的命脉。要知道,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普通人想改变命运难如登天。 种地的一辈子是佃农,做工的永远是匠人,除非投胎投得好,否则只能永远在底层挣扎。 但“先登”不一样,它不管你出身贵贱,只看你敢不敢拼命、能不能成事。只要你能第一个踩上城楼,昔日的穷小子,转眼就能变成朝廷命官,甚至拥有自己的封地和部曲,整个家族的命运都能跟着改写。 历史上,不少名将都是靠“先登”发家,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三国时期的乐进,原本只是曹操麾下的普通校尉,每次攻城都抢着站第一排,数次率先登城,立下赫赫战功,最后被封为阳安亭侯,跻身曹魏名将之列。 樊哙跟着刘邦打天下,鸿门宴上敢生吃猪腿的猛人,早年也是靠攻城“先登”积累功勋,从一个杀狗的屠夫,变成了汉朝的舞阳侯,吕后的妹夫,权倾一时。 还有李广,这位被后世称为“飞将军”的名将,年轻时就是靠“先登”一战成名。当时他还是个年轻校尉,跟着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在昌邑城下第一个冲上城楼,凭着这份“先登”履历,直接拿到了晋升的敲门砖。 后来即便他在战乱中误接了吴王将军的印信,犯了政治大忌,汉武帝即位后,依然因为他“先登”的勇猛战绩,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多次统领大军出征匈奴。要知道,在古代官场,政治污点往往是致命的,但“先登”立下的硬功,足以抵消这些过错,可见这份荣誉在当时的分量。 隋朝的史万岁更传奇,年轻时跟着梁士彦攻打尉迟迥,敌军城池坚固,久攻不下。史万岁直接请战,说“看我先登”,然后单人独骑,顺着云梯往上冲,连杀数名守城士兵,硬生生在城墙上撕开一个缺口,后续大军跟着涌入,一战破城。凭借这波“先登”操作,史万岁从一个普通士兵直接被封为上大将军,此后征战四方,成为隋朝开国名将。 岳飞的儿子岳云,更是“先登”的佼佼者。十二岁就跟着父亲从军,每次攻城都冲在最前面,先后在随州、邓州等地多次“先登”,杀得敌军闻风丧胆。岳飞起初还想隐瞒儿子的战功,怕别人说闲话,可朝廷知道后,直接封岳云为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年纪轻轻就凭“先登”功成名就。 但“先登”的荣耀从来都伴着极高的风险,不是所有冲在最前面的人都能笑到最后。东汉末年的公孙瓒,早年也曾是“先登”猛将,跟着涿郡太守讨伐黄巾军时,他带着几十名骑兵直冲敌阵,第一个破阵登城,一战成名。可后来他靠着“先登”积累的功勋割据北方,变得骄傲自满、穷兵黩武,最终被袁绍击败,困守易京楼自焚而死。曾经靠“先登”挣来的一切,终究化为泡影。 还有唐朝的侯君集,早年跟着李世民征战,多次在攻城战中率先登城,立下“先登”大功,被封为潞国公,跻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可他后来居功自傲,不满现状,参与太子李承乾的谋反计划,事情败露后被李世民处死,家产抄没,曾经的“先登”荣耀也成了历史污点,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这些故事其实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先登”的重赏,本质上是朝廷开出的“卖命价码”,也是给底层士兵的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在那个靠血缘和门第说话的时代,“先登”不问出身,只看战功,它让普通人相信,哪怕身处乱世,哪怕命如草芥,只要敢拼、敢冲,就有机会改变命运。但它也像一把双刃剑,能让人一步登天,也能让人万劫不复,最终的结局,终究要看个人的选择与心性。 所以,古代攻城的第一排士兵,不是傻,也不是不怕死。他们冲的不是城楼,是改变命运的希望。他们赌的不是输赢,是家人的温饱、自己的前程。那向上攀爬的云梯,承载的是底层小人物的逆袭梦。虽然大多数人都成了城楼下的枯骨,但只要有一个人能靠着“先登”功成名就,就会有无数人跟着前赴后继。 这就是“先登”的魔力,它用最丰厚的奖励,对冲了最致命的风险,也让冰冷的历史,多了些小人物挣扎逆袭的热血与悲壮。毕竟,在那个身不由己的时代,用命博一次机会,或许已是他们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0 阅读:58

评论列表

上帝之手飞哥

上帝之手飞哥

2
2025-11-12 09:14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体元说球

体元说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