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定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一旦俄罗斯打赢了,我们必须在这两件事情上,做好最充足

蕊蕊聊过去 2025-11-11 20:35:54

中国一定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一旦俄罗斯打赢了,我们必须在这两件事情上,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欧洲那边的事儿还没定局,俄罗斯要是真占了上风,全球能源和合作格局就得大洗牌。我们家这边的日子可不能让人牵着鼻子走,得早早备好粮草。想想看,那条从西伯利亚直奔而来的气管子,要是突然卡壳,冬天里北方老百姓的暖气咋办? 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欧洲冲突的走向牵动着亚欧能源和经济的大动脉。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直推崇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401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占比不小,管道天然气和原油都是重头戏。2025年上半年,管道气进口量16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4%。这些数字不是空谈,而是实打实的民生保障。要是俄罗斯那边形势逆转,战后重建拉动需求,我们的能源账单可能就得翻番。西伯利亚力量管道2024年底就满负荷运行,年输380亿立方米,俄方还计划扩到440亿,甚至启动第二条线路,年规模500亿。这合作本是双赢,可风险也藏在里头,得提前多条腿走路。 能源安全是头等大事,我们不能把鸡蛋全搁一个篮子。2023年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07亿吨,液化天然气805万吨,这份额占总进口的近两成。2025年情况虽有波动,但总量稳住高位。江苏盐城绿能港就是我们的底气,2025年1月首座27万立方米LNG储罐投用,总共10座储罐容量250万立方米,能管全省民生用气28个月。单个大罐子就够2200万居民用俩月。这不光是存货,更是战略缓冲。另一个例子,如东洋口港LNG接收站扩建,储量目标8亿立方米,够全省两天工业民用需求。这些设施落地,等于给能源链加了多道保险。 多元化供应是关键。中哈石油管道扩容到年4000万吨,2025年前10个月运输1448万吨。跟沙特的炼化合作也深了,战略储备从50天进口量提到120天。无论俄罗斯怎么调整,我们的油气供应都稳得住。这么布局,说到底是为老百姓的日子保驾护航,工业转起来,暖气热起来,国家安全才有底。 除了能源,地缘经济协作也得抓紧。俄罗斯战后要是专注重建,中亚东欧的空档就出来了,我们不赶紧补位,别人可不会客气。中白工业园是活例子,2025年8月底已有159家企业入园,协议投资15.912亿美元。2024年出口1.358亿美元,到年底企业数超140家。中国联重科和中国电子科技这些骨干企业早就在那儿落脚,为当地创了2700多个岗位,还给我们打开欧洲市场大门。这园区不光是投资窝,还是合作桥头堡。 中吉乌铁路项目推进快,2025年4月底重点隧道开工,6月底吉境内全面启动。这条线连起新疆喀什到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缩短中欧运输7到10天,还能拉动天然气管道落地。想想看,中亚资源直通我们家,成本降了,效率高了,大家伙儿都受益。本币结算更得推开,中俄贸易2025年99.1%用人民币和卢布,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交易超美元。这模式复制到中亚,哈萨克斯坦他们做生意不用绕美元,避开西方限制,结算快又稳。 上合组织是我们稳西部的利器。2025年天津峰会,中方当主席国,推能源和绿色产业平台。中亚五国情报共享机制建好,向哈萨克斯坦交付SH-1卡车炮,向乌兹别克斯坦提供JF-17战斗机。这些军事合作稳边境,经济上RCEP绑紧东南亚。2025年前9个月对俄汽车出口35.77万辆,虽同比降58%,但奇瑞长城市占率超40%。产能部分转东南亚,避制裁扩市场。太空量子卫星和中亚防御网也上马,西方施压就没那么容易。 这些准备有数据撑腰。2024年3月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维护,北方供暖靠储备补缺口。要没盐城那样的库,冬天就麻烦了。中白工业园的岗位和订单,证明双赢管用。要是等俄罗斯打赢再动,审批建园得耽误几个月,机会溜走就没了。 而能源通道扩大、储备加满,地缘合作深、防御牢,这两件事做足了,我们就能在变局中稳坐钓鱼台。国际风云再大,中国靠实力和智慧,照样行稳致远。  

0 阅读:16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