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1958年下令炮击金门,却不小心炸死两个美国顾问,美国得知后率大军压境,指挥员慌忙上报,但主席的指令,却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新中国刚站稳脚跟,毛主席就庄严宣告:“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可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转头就给台湾国民党当局递上橄榄枝,签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又是送军火又是派军队,把台湾变成针对大陆的前沿阵地。 有了美国撑腰,蒋介石的底气足了,不断从金门、马祖这些岛屿派军队袭扰东南沿海,老百姓的日子不得安宁。 1958年8月18日,毛主席给彭德怀下了指示:要准备打金门,目标很明确,直接教训蒋介石,间接敲打美国。 北戴河会议上,最后拍板,让福建前线部队集中火力,突然打击金门,不碰马祖,先把金门封起来。 前线的炮兵趁着夜色从内地悄悄开赴阵地,海军鱼雷快艇甚至用火车运到福建,将士们都换上陆军军装伪装,就为了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8月23日下午五点半,一串红色信号弹划破天空,福建前线四百多门大炮同时怒吼,近三万发炮弹像雨点一样砸向金门。 短短两个多小时,金门就成了一片火海,国民党军六百多人伤亡,三个副司令官当场丧命,连驻在金门防卫司令部的两个美军顾问也没能幸免。 这并非刻意针对美军,实在是他们待在国民党军指挥中枢,炮火覆盖时被波及。 第二天,前线又组织炮兵和海军联手出击,炸沉了四千吨的“台生”号货轮,击伤“中海”号运输舰,紧接着海陆空全方位封锁金门,守军的补给线几乎被掐断,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美国那边很快有了反应,调来了太平洋第七舰队主力和地中海第六舰队的部分兵力。 六十多艘军舰、四百三十多架飞机,二十多万兵力扎堆台海,摆出一副要动真格的架势。 前线发现国民党海军的旗舰带着几艘军舰来了,情报说舰上有海军总司令梁序昭和副总司令黎玉玺。 前线指挥部立刻制定方案,想全力出击把旗舰击沉,方案报上去后,毛主席却让人传下指示:停炮三天,看看各方动静。 9月4日零点一到,所有大炮全停了火,金厦海域突然安静下来。 就在这天,新华社发了个重磅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宽度定为12海里,金门、马祖这些岛屿及周边海域都是中国领土,咱们在自己领海里采取军事行动,外人没资格插手。 9月7日,美蒋混合舰队开了过来,五艘国民党运输舰在中间,两艘美军重型巡洋舰和五艘驱逐舰在两边护航。 毛主席得到消息后,只回复了四个字:“照打不误!”叶飞将军询问:“是否连美国舰艇一起打?” 毛主席:“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9月8日,前线部队再次开炮,打了五个多小时,国民党军“美乐”号被炸沉,“美珍”号受伤后还被要求返回卸货,结果又中一炮,拼命向美军呼救。 可美军五艘军舰齐刷刷转了个180度,退到料罗湾以南五到十二海里外,全程一炮没放。 9月11日,美蒋舰队又来,炮声一响,美军舰故技重施,直接退出12海里领海线,眼睁睁看着国民党舰船挨炸。 这下大家都看明白了,蒋介石想把美国拖下水,美国却怕跟大陆直接冲突,后来蒋介石扬言要轰炸闽赣,美国反而想让他放弃金门、马祖,搞“两个中国”。 10月6日,彭老总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停炮七天让金门运补给,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建议谈判解决问题。 10月13日,又宣布再停两星期,还明确说:“美军敢护航就开炮!”10月19日美军真的护航了,第二天前线就恢复炮击。 10月25日的《再告台湾同胞书》里,宣布逢双日不打金门的补给点,保证岛上军民供应,前提是没有美军护航。 后来除了惩罚国民党军炮击大陆村庄的恶行,炮击就变成了零星行动,1961年12月,前线不再主动打击金门,这场持续数年的炮击行动正式结束。 这场炮击从来都不只是军事行动,更是一场精准的战略博弈。 毛主席一开始就定下“直接对蒋,间接对美”的基调,没有把目标局限在消灭多少敌人上,而是借军事打击破解美国的分裂图谋。 12海里领海的声明更是神来之笔,把军事行动纳入法理框架,让美国的干涉一下就掌握了主动权。 美军两次撤退也揭开了美蒋同盟的真面目,美国嘴上喊着“保护”,真到关键时刻却只顾着自己脱身,这种矛盾被彻底暴露,“两个中国”的阴谋自然破产。 国家主权从不是空谈,而是在每一次战略博弈中寸土不让的坚守,每一次有理有节的出击里筑牢根基。 【评论区聊聊】回看这场横跨数年的炮击博弈,你最佩服其中哪一步战略安排? (信源:毛泽东:在台海问题上要“只打蒋舰不打美舰”!——中华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