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世界,老天真正赏饭吃的估计就俩地方:第一就是澳大利亚的铁矿,严格来说,那地

顾议史实 2025-11-11 16:07:14

放眼全世界,老天真正赏饭吃的估计就俩地方:第一就是澳大利亚的铁矿,严格来说,那地方根本就不是铁矿,就是纯粹的一坨铁,只不过是生锈了而已。澳洲铁矿含铁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多,你知道铁生锈了含铁量是多少吗?答案是百分之七十左右。我们甚至可以这么理解,远古时代一坨纯铁从外太空砸到了澳大利亚,后来逐渐生锈了并粘了点泥土。这种生意全天下哪里有。   谁说命运公平?有的国家拼死拼活搞工业、搞科技、搞出口,勉强混口饭吃,有的国家,地一刨,铁就冒出来,油就涌出来,真应了那句老话:人比人得扔,国比国得认命。   别看铁矿到处都有,但像澳大利亚这种“人类躺赢模板”的还真不多见,在西澳的皮尔巴拉地区,铁矿石躺在地表,风一吹沙一刮,几千万吨就露了头。   更夸张的是,这些矿的含铁量常年稳在60%以上,甚至接近70%,这是什么概念?铁锈的含铁量也差不多就这水平,整个地球,你能找到几个地方,铁矿“生而为铁”,连冶炼都省事?   更重要的是,澳洲的铁矿大都是露天矿,开采成本低得惊人,一个吨才15美元左右,而对比一下中国的深层矿,开一吨铁得花上100美元,这还不包括环保和运输的费用,这就像别人买菜用菜刀,你得先挖地三尺再去砍。   也难怪铁矿成了澳大利亚的摇钱树,2024年,澳洲铁矿石出口额占到了全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更夸张的是,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有六成都来自澳大利亚,也就是说,我们盖楼、搞基建、做钢铁,根子上都离不开澳洲那块“生锈地”。   说完铁矿,再看看地球另一边的“富得流油”的沙特,这个国家的地下油藏都快被钻出花来了,但依旧源源不断。   你可能听说过加瓦尔油田,这是全球最大陆上油田,70多年了,日产还在500万桶以上,油藏厚得跟蛋糕一样,压力大得像高压锅,采收率高得惊人,全球平均才35%,沙特能做到50%以上,有时候甚至能冲到70%。   更狠的是,沙特的油几乎不需要太复杂的提炼,桶油成本直接压到3美元左右,你没听错,是3美元。   在这个油价动不动就飙到80美元的时代,这种成本控制简直就是作弊,这也难怪沙特阿美2023年净利润超过1600亿美元,甩开全球任何一家上市公司。   而沙特也不是光靠卖油,它还会“玩油价”,沙特一出声,油价就跟着跳,全球经济的油门,沙特说快就快,说慢就慢,这份话语权,靠的是地下的黑金。   澳大利亚靠铁矿养活了整个国家的高福利制度,沙特靠石油把沙漠变成了城市森林,这两块资源,不仅是出口商品,更是这两个国家的“国本”。   澳大利亚的铁矿,不止是经济支柱,更是地缘政治的筹码,每当中澳关系起波澜,澳洲政客嘴上说得硬气,但心里清楚:铁矿不能断,中国也明白这点,合作才是双赢。   而沙特则更像一个“油价指挥家”,当全球经济需要稳定时,它就稳住油价,当需要调控时,它就关掉油阀门,这种控制力,是经济话语权的终极体现。   不过,这种高度依赖资源的模式,也藏着隐忧,澳大利亚的铁矿虽然现在还富得流油,但全球绿色转型正在加速,一旦新能源技术完全突破,对钢铁的需求可能会逐步减弱。   而沙特也早就意识到,靠油吃饭吃不了一辈子,“2030愿景”早早就上了日程,搞旅游、建新城、引高科技,全都是在为“后石油时代”铺路。   回过头来看,我们总说“努力就有回报”,但在资源这个维度上,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澳大利亚和沙特的财富,有努力的成分,但更多是天赋异禀。   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所有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虽然中国也有丰富的稀土,但那种资源是战略性的,用着精、用得少;而澳洲和沙特的资源,是基础性的,整个全球产业链都得靠它们,说白了,一个是尖刀,一个是地基,缺谁都不行,但影响力是两个维度。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哪怕军事实力一般,话语权却丝毫不弱,你可以不怕它的军队,但你不能不怕它断供。   对澳洲来说,靠铁矿就能撑起高福利;对沙特来说,靠石油就能左右中东的话语场,这种高度依赖资源的“经济外挂”,也让它们在全球博弈中拥有了超出常规的影响力。   但再好的资源,也有枯竭的一天。澳洲的铁矿再纯,也会被采光;沙特的油再多,也会有新能源来替代,这也是为什么,这两个国家都开始思考转型。   沙特搞“未来城”,澳洲搞矿业智能化,目的都一个:别等资源见底才开始慌,但转型不容易,尤其是当资源还在赚钱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割肉,这种结构性的依赖,就像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突然让他吃素,难。   不过,不论未来怎么变,现在的现实是:地球上,真的就这两个地方,是“躺着数钱”的典范。 信息来源:探访全球最大铁矿产区:无人驾驶渐成标配,中资从采购方到投资方——第一财经

0 阅读:173

猜你喜欢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