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和中国谈妥,安世中国恢复供货? 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大家可能不那么熟,但它在全球芯片供应链里是个大头,尤其那些低端功率器件和离散元件,汽车、工业设备都离不开。安世是荷兰老牌企业,2019年被中国闻泰科技集团旗下的Wingtech收购,占股近80%。收购后,安世全球布局稳了,中国东莞的工厂成了生产重心,供应欧洲和全球市场。结果,今年10月,荷兰政府突然出手,以国家安全审查为由,对安世实施临时管理,冻结资产、专利和技术转移,还暂停了CEO张学政的职位。这一步棋,直接断了安世中国工厂的出口,全球汽车业跟着抖三抖。 话说回来,荷兰这动作为啥这么急?根子还在中美科技摩擦上。荷兰是ASML光刻机老大,早几年就跟在美国后面,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现在轮到安世这种中资控股的企业,荷兰觉得有风险,就直接管起来了。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中国和其分包商出口相关产品到荷兰总部。这下子,供应链卡壳了。安世总部在奈梅亨,欧洲客户急眼了,德国大众、宝马这些车企的功率芯片短缺,生产线都得减速。全球半导体链本就脆弱,这么一闹,影响波及面广。 中方反应快,11月1日商务部就表态,说本着对全球产供链负责的态度,批准了出口许可申请,对符合条件的货豁免,努力让安世中国恢复供货。重点是豁免条件,得确保芯片只用于民用,不掺军事用途。这点挺关键,体现了中方在国际规则里的克制。荷方呢?一开始硬扛,10月底安世还发声明,说暂停晶圆直供中国工厂,摆出要长期对峙的架势。但全球压力大,汽车业游说,欧盟内部也闹意见,德国车企直接跳脚,说这会拖累整个欧洲经济。 转折来得快。11月6日,荷兰经济事务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发声明,说接到中美经济贸易协议的通知,和中国磋商有建设性进展。声明里直白点,中国工厂的芯片预计几天内就能送到安世欧洲客户手里。卡雷曼斯还加了句,荷兰会密切关注,如果需要就采取措施。这话听着像留后手,但实际是松口了。第二天,11月7日,荷兰首相迪克·斯霍夫更明确,说中国已同意从国内工厂恢复交付安世芯片,这冲突有望突破。斯霍夫强调,这是荷兰、德国和欧盟委员会合作的结果,也得益于近期中荷外交会谈。 表面看,中美高层有沟通,荷兰夹在中间,得平衡。彭博社报道,荷兰准备暂停对安世的行政令,前提是中国真恢复供货。最快下周,就能归还控制权给中国股东。这不光是双边事,欧盟层面也在议,担心中资投资审查太严,会吓跑外资。观察者网那篇分析说得对,欧洲企业对中国供应链依赖重,汽车芯片短缺一出,就慌了神。荷兰这回也意识到,过度干预适得其反,全球链条一断,自己先疼。 这事件接地气点说,就是国际贸易的常态博弈。荷兰想护航,自家地盘中资控股,怕技术外流,就下狠手。中国不惯着,出口管制回击,但没无限升级,豁免民用货,维护大局。全球看,这提醒大家,科技链全球化了,单边主义行不通。欧洲车企依赖中国产能,荷兰ASML卖设备也得看中方订单。长远,合作还是王道,但警惕得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