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的校园里,立着两棵有几十年树龄的银杏树,枝干遒劲,每到深秋便缀满沉甸甸的果实。那时学校会组织一场特别的“采果行动”:高年级的同学身手敏捷地爬上树枝打白果,低年级的孩子则在树下仰着脑袋捡拾,热闹得像场盛会。学校早早就定下规矩,要求所有白果必须全部上交,不许私藏。 收齐的白果会被堆在仓库里,等外层的果肉慢慢腐烂后,老师们再把里面的果核洗净晾干,最后这些“劳动成果”会全部分给教职工,我们学生始终没份。即便如此,大家干活时依旧劲头十足,满心都是参与的快乐。 现在想来,若是放在当下,学校大概率会把白果分一部分给学生,让大家亲身体验“付出就有收获”的滋味,这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或许那时的教育者,还未意识到让孩子共享劳动果实,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小学时的校园里,立着两棵有几十年树龄的银杏树,枝干遒劲,每到深秋便缀满沉甸甸的果
生活微观察社
2025-11-10 16:52: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