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美国政府深夜宣布 11月10日美国政府关门整整40天,创下历史最长停摆纪录后,迎来转机参议院深夜以60票支持、40票反对的结果宣布通过了一项临时拨款法案,总算把即将“断粮”的联邦政府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政府停摆到底有多严重?数十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1.3万名空管和5万名机场安检人员顶着压力无偿上班,导致大量航班延误取消;数百万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救济金停发,这可是美国食品救助计划60年来头一遭;就连医保参保登记都受影响,2200万依赖补贴的民众面临保费暴涨的风险。 停摆每天都在烧钱,有机构估算每持续一周就给美国GDP造成150亿美元损失,40天下来的损失简直不敢想。 这次能通过法案,其实是两党博弈后的妥协。原本两党因为医保福利支出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共和党想推进政府裁员,民主党要保住民生补贴,前14次投票都没谈拢。 直到停摆打破2018年35天的纪录,舆论压力越来越大,才有几名民主党温和派议员松口,加上共和党承诺12月中旬就医保补贴投票,这才凑够了60票的关键支持。 法案内容也很明确:大部分政府机构资金续到2026年1月30日,农业部、退伍军人事务部这些关键部门能拿到全年经费,之前被裁的雇员能复工,工资也会补发。 但也是有不少美国网友直接吐槽:“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只是把麻烦推迟了3个月”“两党打架,老百姓买单,40天的痛苦白受了”。 也有说每次都靠临时法案续命,美式民主这是在摆烂啊”“党派利益比民生重要,这样的内耗啥时候是头”。 确实,从1980年以来美国已经15次停摆了,这次看似过关,可3个月后资金又会耗尽,两党大概率还会再来一轮拉扯。 说到底,这次法案只是“缓兵之计”,没能解决两党对立的根本问题。美国民众对国会的支持率已经跌到15%,近八成的人不认可国会工作,这种“停摆-妥协-再停摆”的循环,消耗的不仅是经济,还有民众的信任。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