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方的强力施压下,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在十一月六日发布政府声明,称已经接到了中

小泽闲聊风里享自由 2025-11-10 14:55:08

在中方的强力施压下,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在十一月六日发布政府声明,称已经接到了中美两国达成经济和贸易协议的通告,和中国当局的磋商富有建设性。 这场磋商的背后,是荷兰政府自酿的供应链风波。2025年9月30日,荷方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安世荷兰子公司,10月26日便单方面切断了对中国东莞工厂的晶圆供应。 安世半导体是中国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东莞工厂承担着核心封装测试业务,全球众多车企都依赖其功率半导体。荷方这一举动,直接掐住了全球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风波很快波及终端市场,墨西哥本田塞拉亚工厂因缺芯直接停产,欧洲多家车企生产线放缓,库存告急,全球汽车产业感受到明显冲击。 安世中国迅速回应,明确荷兰方面欠付东莞工厂货款高达10亿元,所谓“付款违约”纯属抹黑。同时公布库存充足,足以保障客户需求至年底乃至更久。 中方始终保持负责任态度,及时批准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全力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商务部更是直接点明,荷方需为供应链混乱负全责。 荷兰政府的强硬并未换来好处,反而让自身陷入被动。欧盟车企纷纷申请出口豁免,欧盟不得不出面斡旋,毕竟汽车业是欧洲经济的重要支柱。 有意思的是,荷兰政府刚表态磋商富有建设性,被其控制的安世总部就跳出来拆台,质疑中国工厂产品质量,试图将可能的问题甩锅中方。 中美此前的贸易会谈为局势降温,白宫暂停部分相关管制规则,中方也恢复对美汽车芯片出口,这一双赢局面让荷兰更无僵持的底气。 安世中国早已启动预案,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计划从明年起实现无缝衔接,彻底摆脱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 这场博弈的核心,从来不是单纯的企业纠纷,而是单边主义对全球化产业链的挑战。事实证明,谁试图逆势而行,终将付出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小泽闲聊风里享自由

小泽闲聊风里享自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