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如按军职大小排位:我国银幕上最成功的军长是李炎在《打击侵略者》中扮演的志愿军军长;最成功的师长是陈戈在《南征北战》中扮演的我军师长;最成功的团长是郭振清在《英雄儿女》中扮演的张振华;最成功的营长是冯喆在《南征北战》中扮演高营长;最成功的连长是高保成在《上甘岭》中扮演的张忠发;最成功的连指导员是徐林格在《柳堡的故事》等三片中扮演的指导员;最成功的排长是梁音在《冰山上的来客》中扮演的“杨排”;最成功的班长是邢吉田在《奇袭》中扮演的一班长;最成功的士兵是张健佑在《列兵邓志高》中扮演战士。 这些角色为啥能刻进观众心里?我琢磨着,一是演员下了真功夫。那会儿没特效没滤镜,李炎演军长,腰板挺得直但说话带着烟火气,像真从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高保成演《上甘岭》连长,蹲在坑道里啃压缩饼干的劲儿,我到现在都记得——那不是演,是把自己活成了兵。 再就是角色有“人味儿”。徐林格的指导员,在《柳堡的故事》里劝小战士别早恋,没板着脸说教,倒像大哥唠家常;梁音的杨排长,在冰山上吹起《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哨子,硬邦邦的军人形象突然软和了,可更让人信服。 现在看这些老电影,总觉得那会儿的“成功”特简单:演员把角色当真人演,观众把角色当亲人看。您心里最难忘的银幕军人是哪个?不妨说说,咱一起唠唠这些“老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