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放言:中美一旦开战,美国军工可以分分钟拉爆中国。在当今国际环境中,这种言论一出,立刻引发广泛关注。它反映出部分海外华裔对中美力量对比的认知偏差,或许是源于对美国军工体系的长期崇拜。 这个看法其实是把美国制造业外移当成聪明策略,认为金融和服务业更高级。实际上,从八十年代起,美国资金从工厂抽走,转去股市和债券。制造业空心化,导致技能传承断层,重建起来费劲。试图恢复产能时,美国碰上大麻烦:老技工退休,新人操作机床不熟练。 劳动力成本高,美国工人薪资比亚洲高好几倍,企业难竞争。年轻人不愿进厂,招聘难。有些企业违规用低龄工,闹出丑闻。供应链依赖海外,稀土等关键材料几乎全进口。工厂设备老旧,更新要大笔钱,制造业指数一直低迷。 中国工业体系规模大,链条完整,从原料到成品全覆盖。工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0多种产品产量领跑。军工方面,导弹生产日产数百枚,驱逐舰批量下水。美国造舰慢,一艘航母延期多次,全球大船厂中国占两家,美国只剩一家。 智库报告建议打击中国基础设施,如桥梁和电站,这其实暴露美方弱势。中国防御体系强,导弹阵地层层设防,美军行动前可能已遭打击。工业布局分散,备份多,空袭难瘫痪。中国导弹能重创航母,资源断供卡美国脖子。金融储备大,可反制。 中国区域拒止体系全球最强,高超音速导弹威慑大。美军战机起飞前,可能已被摧毁。中国工业不靠单一工厂,分散式生产防空全。稀土依赖让美国军工脆弱,一旦断供,生产停摆。美元资产储备成中国杠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