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7军139师到老山换防,需要派人去守211高地,守此地九死一生,军长希望大家自愿报名,一名老班长主动站了出来,师长马上将自己的1号战斗编号戴在他胸前。 这个敢用命去赌的兵,名叫邢志强,一个普通的班长,当军长希望大家自愿报名时,整个队伍里一片寂静。谁都知道211高地是个什么地方,它就像一根钉子,死死地楔在敌人的补给线上。 守住它,就能掐断敌人的命脉,可守住它的代价,就是用人命去填,这个小小的山头,面积还没有一个篮球场大,却只有三个哨位,每个哨位只能挤下三个人。 因为地形太特殊,战斗太频繁,半年时间里,上去的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很多年轻的生命就永远留在了那里。 邢志强站出来的时候,话说得很轻松,他表示自己家兄弟多,不怕牺牲,作为党员理应冲在最前,这话听着简单,但每个字都砸在战友们的心里。 他主动要求去1号哨位,那地方更是险中之险,和对面越军的阵地直线距离才十几米,甚至能清楚地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之前守在那里的战士,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的,出征前的那一幕,成了许多人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画面,军长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茅台酒,拍着他的肩膀,许下凯旋后管够的承诺。 师长什么也没多说,只是默默地解下自己胸前那个闪亮的“00001”号战斗编码,别在了邢志强的衣领上,用行动表达了性命相托的决心。 团长则给了他一个用尽全力的拥抱,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战前动员,这是一场用生命做的托付, 当邢志强和两名战友钻进1号哨位的猫耳洞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人间炼狱”,那个洞口夹在几块巨石中间,窄得只能侧着身子挤进去,洞里又矮又小,连腰都直不起来,三个人白天只能蜷缩着后背靠在石壁上。 南方的亚热带气候,又潮又热,身上的迷彩服就没干过,整天黏糊糊地贴在身上,最要命的是蚊子、毒虫,没完没了地叮咬。 一下雨,洞里积水能没过膝盖,没过多久,三个人的皮肤就开始发炎、溃烂,长满脓疮,为了减轻痛苦,他们干脆脱光了衣服,赤裸着身体,身上绑着步枪警戒。 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他们连东西都很少吃,因为每次出去排泄,都可能被对面飞来的冷枪要了命。 越军的骚扰和偷袭几乎没断过,但都被他们三人一次次地打了回去,就这样熬了28天,真正的考验来了。 敌人调集了大量的炮火,对着这个小小的211高地发起了疯狂的猛攻,炮弹像冰雹一样砸下来,整个山头都在颤抖。 一阵剧烈的爆炸后,邢志强身边的两名战友,一个被当场炸昏,另一个腿被炸断,邢志强自己也没能幸免,右眼被弹片擦伤,腿骨里也嵌进了一块滚烫的弹片。 他疼得满头大汗,却咬着牙,硬生生把那块还在发烫的弹片从肉里拔了出来,然后立刻通过步话机呼叫后方,要求先把两名重伤的战友抬下去。 战友被接走了,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所有人都劝他一起撤下来,可他却用止血带死死捆住受伤的腿,坚决表示自己熟悉地形,再派人上来就是送死。 他甚至直接掐断了军长强制命令他撤退的电话线,从那一刻起,这个最危险的1号哨位,成了邢志强一个人的战场。 接下来的4个月零11天,成了一段传奇,邢志强一个人,就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了1号哨位上,他利用熟悉的地形,跟敌人玩起了捉迷藏。 敌人冲上来,他就打几枪换一个地方,敌人用炮轰,他就躲进石头缝里,他一个人,打退了敌人几十次进攻,打死打伤了35个敌人。 在这段孤军奋战的日子里,他还迎来了自己24岁的生日,那天晚上,师长亲自在电话那头为他唱了一首歌,连长则趁着夜色,冒着生命危险,给他送来了一只烧鸡和一瓶酒。 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这个简单的生日,比任何庆功宴都来得悲壮和豪迈,直到战事逐渐平息,邢志强才从那个他守了近五个月的哨位上撤了下来。 因为这次惊人的表现,部队给他记了一等功,他也因此被称为“老山第一兵”,他所在的连队,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整个老山轮战期间,实现了“零阵亡”的记录。 战争结束后,邢志强随部队回到了后方,但因为身体在战场上留下了太多伤病,他无法再继续军旅生涯,选择了退伍。 回到地方后,他被安排进了宝鸡的一家电信公司,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英雄的光环渐渐褪去,但他心里始终没有忘记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 他把自己的工资拿出了一半,常年寄给牺牲战友的家属,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守护着那份战友情,很多人都说,邢志强当年的选择太傻,用命去换一个山头。 但对于一个军人来说,那不是一个山头,那是身后的土地和人民,那个“00001”号编码,不仅仅是师长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嘱托。 邢志强用自己的行动,守住了阵地,也守住了这份嘱托,他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英雄,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在最危险的时候,他敢于站出来,用最朴素的信念扛起最重的责任,这份勇气和担当,无论过多久,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和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