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终于把15万的代步车开回家了。 掏出5万贷款,搭上全部积蓄。签字时手在抖,不是激动,是心疼。这两年来,每天挤班车的煎熬历历在目——雨天撑着伞在站台踩湿鞋子,加班到深夜盯着稀疏的班次表发愁,超市采购大包小包转三趟车的狼狈。 嘴上常说“买车是亏本买卖,不要面子”,可每次聚餐朋友自然地问“怎么来的”,那句“坐班车”总在嘴边打了个转又咽回去。看着同事轻松开车离去,自己却要在寒风中等车,心里那点“不在乎”瞬间瓦解。 车开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我们追求的到底是车,还是那份说走就走的自由?是面子,还是不再被公共交通捆绑的生活? 这辆车掏空了我的积蓄,却填满了我的尊严。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终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为攀比,只为在又一个加班的深夜,能有一个专属自己的空间,慢慢开回家。 有时候,我们拒绝的不是一辆车,而是那个永远在等待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