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飞行员华龙毅跳伞后,浑身是血,已经无法动弹,就在这时,几个朝鲜人朝他

靖江的过去 2025-11-08 23:10:51

1951年,飞行员华龙毅跳伞后,浑身是血,已经无法动弹,就在这时,几个朝鲜人朝他走来,他连忙用朝鲜语大喊:“我是中国人!” 1951年10月16日,平壤以东白云山。降落伞挂在树枝上,伞下的男人浑身是血,左臂扭曲,右腿伤口还在冒血,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 脚步声越来越近。他勉强睁开眼,看到几个朝鲜民众走来,用尽最后力气,用生硬却清楚的朝鲜语喊:“我是中国人!” 这人是志愿军飞行员华龙毅。几分钟前,他刚在朝鲜上空和14架美军战机血战。 华龙毅原名叫阎童生,山西定襄人。12岁时日军攻占家乡,校长一句“千万不能当亡国奴”,让他加入中共抗日干部培训班,踏上革命路。 1946年3月,他改名华龙毅,进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这是我军第一所航校,条件简陋:飞机是日军遗留的破旧战机,教官是投降的日籍少佐林弥一郎,学员们甚至在雪地里用自行车练滑行。 日籍教官用手势演示动作、做实物模型教学,华龙毅学得刻苦,不仅毕业还留校当教官。后来辽沈、平津战役中,他随军接收国民党飞机,为人民空军攒力量。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美军有1400多架战机,对朝鲜北部搞“绞杀战”,日均出动358架次;而人民空军成立不足一年,飞机不到200架,飞行员平均飞行仅几十个小时,美军飞行员多是二战精英,飞行超1000小时。 麦克阿瑟公开叫嚣“中国没有空军”,这话刺痛了华龙毅。时任空4师12团2大队大队长的他,在丹东浪头机场攥紧拳头:“就算飞机少、经验浅,也要让美军吃点苦头!” 1951年10月10日,机会来了。 当天下午,12团20架战机完成掩护任务准备返航,地面通报“空域无敌机”,只有4中队飞行员陈书兰保持警惕,突然发现清川江口有8架F-80敌机。 “发现敌机!”陈书兰刚喊完,华龙毅马上命令:“投掉副油箱,180度左转攻击!” 4架米格-15冲下去,敌机分两批逃窜。华龙毅在僚机掩护下,400米处瞄准敌长机射击,敌机冒黑烟下坠;接着追敌僚机,连续三次射击将其击落。此战4架米格-15击落4架F-80,自身无损失,创中美空战首个“4∶0”,华龙毅一人击落两架。 美军报复来得快且狠。10月16日,100多架美军战机扑向清川江,其中有先进的F-86“佩刀”战机。 那天空4师已打两场仗,下午3时58分,12团16架战机再紧急起飞,华龙毅率队冲入战场。 安州上空,4中队突然被敌包围。华龙毅开三次齐射,击落、击伤各一架F-86,转头却见14架F-86将自己团团围住——战友被打散,他成了孤军。 华龙毅的儿子后来回忆:父亲紧盯一架F-86长机,敌机靠水平机动往下冲,父亲跟着冲;突然减速时,咬尾的美机冲到前面,父亲当即开枪,将其炸碎。 这场空战打了20多分钟,从3000米打到10000米,又从万米打到1000米低空。 座舱盖被打穿,碎片划伤额头;右腿被炮弹击穿,鲜血渗进飞行服;左臂肘关节被机枪打碎,完全失觉。机尾也被打掉,操纵杆越来越沉,华龙毅仍单手握杆找战机。 发现飞机彻底失控,他没逃生,反而猛推操纵杆想撞敌机。美军飞行员慌忙躲避,却还不停开枪。 直到战机完全失速,华龙毅才拉响跳伞装置。 4架美军战机违反国际法,对着降落伞扫射。危急时刻,陈书兰不顾一切冲来驱逐敌机,为他争取到降落机会。 落地后,华龙毅看着敌机远去,用右手慢慢掏出手枪对空开了几枪——他知道打不下飞机,却咽不下这口气。 失血让他头晕,快没意识时听到朝鲜民众的脚步声,才有了开头那声呼喊。 朝鲜民众看清他的飞行服和伤势,说“不要担心,我们会帮你”,马上蹲身检查伤口,用担架抬着昏迷的他,走几小时夜路送到志愿军39军包扎所。 战士们围上来,医护人员紧急包扎他的腿部伤口,连夜输血抢救。他靠吗啡止痛,用了整整两周。 两天后华龙毅苏醒,刚能说话就问:“战友们……都回来了吗?” 消息传到39军军部,战士们纷纷来探望。看到他缠满绷带的身体,有人先喊“空军万岁!”,接着掩体里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久久不停。 前线医疗条件有限,华龙毅被紧急送回国内,上级组织全国顶尖专家会诊,他终于脱离生命危险。但左臂弹片始终取不出,这辈子再也不能驾机升空。 1951年11月,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给华龙毅记特等功,他成了中国空战史上首个特等功获得者。 毛主席在《空军战报》上看到他单机斗14架敌机的事迹,当即写下“空4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还称他为“孤胆英雄”。 1952年4月,伤愈归队的华龙毅想看望僚机陈书兰,才得知战友已牺牲。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大张着嘴喘不上气,经医生劝说才放声痛哭。4位僚机战友的牺牲,成了他一辈子的心结。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任☺

任☺

2
2025-11-09 00:16

向老英雄致敬!!!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