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个嫁去国外的美女为公公做饭的视频,下边一堆评论问:“为啥嫁到国外都成贤妻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2025-11-08 17:43:56

刚看到一个嫁去国外的美女为公公做饭的视频,下边一堆评论问:“为啥嫁到国外都成贤妻良母了,啥活都干?” 我有个朋友在家时很能作的那种,嫁到国外之后也是啥都能干了,自己腰疼的吃止疼片挺着还得爬上房,去修漏了洞的屋顶。为啥? 谁能想到,这个爬房修屋顶的姑娘,在家时连换个灯泡都要喊爸爸来,洗衣液倒多了都会委屈巴巴找妈妈吐槽。刚嫁去国外头一年,她还试着跟老公撒娇,说马桶堵了、水管漏了,结果老公摊摊手:“找工人修要等三天,还得付五百美金,不如我们自己试试?”她看着空荡荡的屋子,身边没有亲戚朋友可求助,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视频学疏通、学拧螺丝。 不是国外有什么“贤妻良母速成班”,是现实根本不给你“作”的余地。国外人工成本高得吓人,修个屋顶请工人最少要两千美金,相当于普通上班族大半个月工资,普通家庭根本舍不得常请人。我查过相关统计,欧美国家的家庭维修人工费用,平均是国内的5-8倍,很多远嫁女性都说,不是不想找人帮忙,是真的请不起。 远嫁国外的孤独感,更是逼着人快速成长。朋友说,刚去的时候语言不通,连去超市买东西都要对着翻译软件,更别说指望邻居帮忙。有次她发烧到39度,老公要上班,身边连个递杯热水的人都没有,硬是自己撑着起来煮姜汤、物理降温。从那以后她就明白,在异国他乡,没人能当你的避风港,自己必须成为自己的依靠。 国内的“作”,很多时候是有底气的。父母在身边,遇到事儿喊一声就有人回应;闺蜜随叫随到,受了委屈能找地方吐槽;就连换个家电、修个水管,一个电话就能找到师傅。那种被人捧着、护着的环境,自然让人忍不住依赖,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可到了国外,这些底气全没了,公婆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不会像国内长辈那样贴身照顾,朋友大多分散在不同城市,跨州见面都要开几个小时车。 还有文化差异带来的独立要求。国外家庭更看重“个体独立”,夫妻之间是伙伴关系,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固定模式,没人觉得“女生就该被照顾”。朋友的公公婆婆,七十多岁了还自己打理花园、修草坪,看到她学着修屋顶,只会竖起大拇指说“真棒”,不会觉得“委屈了儿媳”。这种氛围里,你不好意思一直依赖别人,慢慢就养成了“自己能做就不麻烦别人”的习惯。 网上那些“贤妻良母”的视频,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有远嫁美国的网友说,她第一次给公公做饭,是因为婆婆住院,老公要加班,她看着空荡荡的厨房,对着菜谱练了三遍才敢端上桌;有嫁去澳洲的姑娘分享,她不仅要照顾家人饮食,还要自己报税、处理移民手续,因为请中介代办要花几千澳元,还不如自己熬夜查资料。 别再说“嫁到国外就变乖了”,不是她们愿意当全能主妇,是环境逼着人长大。国内的“作”,是被爱包围的底气;国外的“能干”,是无人可依的无奈。那些看似光鲜的“贤妻良母”,不过是把国内的娇气和依赖,换成了国外的坚韧和独立。 远嫁的姑娘心里都清楚,所谓的“啥活都干”,从来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为了在陌生的土地上站稳脚跟。她们的能干,是被孤独和现实磨出来的铠甲,是为了守护自己小家庭的责任。女性的坚韧从来不需要靠“远嫁”来证明,只是不同的环境,逼出了不同的生存状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