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京东副总蔡磊身患渐冻症,刘强东打电话问:你需要多少钱?我给你找专家,

蕊蕊聊过去 2025-11-08 17:40:49

2019年,京东副总蔡磊身患渐冻症,刘强东打电话问:你需要多少钱?我给你找专家,蔡磊摆手回道:“我不要钱,只是我儿子才1岁。”刘强东只是淡然地回道:“我知道了。”随后刘强东宣布的决定,让蔡磊泣不成声。 一个电话,本该聊聊工作,却牵出生命关头的真情:高管蔡磊确诊绝症,挂念的竟是刚满一岁的儿子。刘强东一句“我知道了”,换来全集团的援助承诺。这份温暖,究竟怎么落地,又点亮多少家庭的路? 蔡磊1978年出生在河南商丘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军人出身,家里管得严,从小就教他吃苦耐劳。早起读书锻炼成了习惯,上学时考试总拿高分,没什么后台,全靠自己一步步拼。高考考上中央财经大学,毕业进税务系统干几年,又读了研究生。体制内待了阵子,2011年转行企业,先在三星和万科管税务,2011年底加入京东,主管财务和税务事务。 在京东,蔡磊干活利索,团队效率高,一个月搞定别人十个月的活。事业顺风顺水,2017年娶了北大药学专业的媳妇,次年儿子出生,家里添了新丁。谁知2018年左臂开始抽动,起初以为劳累,2019年春季确诊运动神经元病,就是渐冻症。这种病全球五大绝症之一,肌肉一点点萎缩,意识清醒却动不了,平均活两年到五年。国内患者几万人,数据散乱,研究跟不上,很多没确诊就走了。 确诊后,蔡磊没垮掉,继续上班,还开始钻研这病。左手使不上劲,他就用右手操作电脑,调研患者情况,发现信息不通,科研缺资金。他利用高管人脉,联系医生、药企和投资人,想建数据平台连通患者和研究机构。很多人劝他歇歇陪家人,他却觉得时间紧,得为别人争口气。手臂症状扩散,右手也抖,日常事都费劲,但他每天十几个小时打电话开会,筹钱推实验。 消息传到刘强东耳朵里,2019年深秋,刘强东直接打电话。问病情后,直奔主题:“你需要多少钱?我给你找专家。”蔡磊回:“我不要钱,只是儿子才一岁。”刘强东说:“我知道了。”通话结束没多久,刘强东在公司会议上宣布新政策:员工重病家庭,子女教育全包到22岁,还对接医疗资源。这不光帮蔡磊家,还覆盖全集团,体现企业对人的责任。 这份决定传开,蔡磊看完通知,眼泪止不住。政策落地快,北京郊区有员工孩子上学,缴费生活费公司出。蔡磊以此为后盾,加把劲推平台。和媳妇捐千万建实验基地,建“渐愈互助之家”,汇患者数据,联药研所。七十多条药物管线,从动物测试到临床试验,一部分在走,一部分失败,但基础搭起来了。2023年公益直播,蔡磊穿西装上镜,双臂抬不起,说话费力,但笑脸迎人,讲科研进展。 蔡磊的路,接地气,就跟我们老百姓过日子一样,病来时最愁后人。渐冻症这病狠,患者清醒看着身体坏掉,家属扛着家。刘强东那句“我知道了”,不是空话,是实打实的行动。企业大了,就得管员工的冷暖,这政策一出,集团上下都服气。蔡磊没停步,动员企业家捐款,平台数据越积越多,科研速度提上来了。国内患者从散兵游勇,变成有组织的队伍,药企科学家有米下锅。 说到底,这事反映中国企业变了样。过去光讲赚钱,现在多想想人。蔡磊从小镇小子到副总裁,靠的就是实干,现在病了,企业也没扔下他。政策不只救急,还长效,子女教育包到底,等于给家庭续命。类似案例,北京一员工家孩子入学,公司专人跑手续,缴费单子堆桌上。蔡磊团队探访带文件,汇报进度,工作没断。   渐冻症研究慢,全球都头疼,中国患者多,数据平台刚好补短板。蔡磊推的管线,十多条进临床,失败的经验也值钱。2023年他公开说,接受现实,安排后事,但平台运转不停。媳妇北大高材生,当年他说离婚别拖累,她回绝,说是后盾。病友间互助,有人算补助多活一天,有人叹死不起,这些刺痛他,更坚定建平台。 企业责任这块,京东走在前。政策一推,员工安心,生产力上去了。蔡磊的经历,激励很多人。国内罕见病保障在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合力,患者日子好过些。蔡磊常说,没时间犹豫,得为后来者铺路。他的平台,现在连全球资源,药企投资跟进。儿子六岁了,教育有保障,家稳了,他心安。 这故事告诉我们,病痛面前,人心最暖。企业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得有温度。刘强东的决定,简单却管用,蔡磊的坚持,平凡却有力。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罕见病患者有盼头。中国这几年,民生工程多,健康中国战略落实,患者权益一步步护牢。蔡磊的抗争,就是小人物的大担当。

0 阅读:1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