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就在刚刚! 伊拉克总理突然宣布了——2025年11月4日,伊拉克总理苏达

舍外青山 2025-11-08 15:02:18

快讯! 就在刚刚! 伊拉克总理突然宣布了——2025年11月4日,伊拉克总理苏达尼通过媒体办公室声明表示,以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为任务的国际联盟,计划在2026年9月前从伊拉克全面撤出。 消息一出,巴格达街头瞬间掀起热议,中东地缘棋盘直接震动。要知道,这支国际联盟2014年因“伊斯兰国”肆虐组建,驻扎伊拉克已超11年,巅峰时兵力过万,如今突然敲定撤军时间表,相当于给伊拉克的安全与主权按下“切换键”。苏达尼2022年上台后,始终把“收回国家防务自主权”作为核心诉求,这次声明,算是兑现了当初对议会和民众的关键承诺。 两点影响立刻显现: 第一,伊拉克安全防线要“自己扛旗”。国际联盟长期承担空中支援、情报共享和特种作战配合,撤军后,伊拉克安全部队得火速填补空白——边境反恐巡逻、残余极端分子清剿、关键设施安保的压力陡增。议会已连夜召集国防委员会,讨论增购防恐装备、强化边防哨所的紧急预案。巴格达杂货店老板阿明直言:“就怕外国军队一走,‘伊斯兰国’残党又冒头,晚上出门都得提心吊胆。” 第二,地区博弈要“重排座次”。国际联盟中美国驻军是核心,撤军背后是伊拉克对“不依附单一国家”的明确表态——既不想得罪美方,又要满足国内长期高涨的反外国驻军情绪。而伊朗、土耳其等邻国早已紧盯,撤军后伊拉克的地缘平衡是否会倾斜?有分析师指出,这可能让伊拉克转向“多边平衡”,避免被单一势力绑定。 其实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内外合力”的必然结果。对内,什叶派政党和民众多年呼吁收回防务主权,议会去年就通过相关决议,苏达尼此次声明是顺应民意;对外,“伊斯兰国”核心势力已被击溃,大规模威胁减弱,给了撤军的“安全窗口期”。这不是“撕破脸”,而是“按规则有序退场”,国际联盟也表态会通过“非驻军方式”保留有限支持,留足缓冲空间。 我倒觉得,这次撤军对伊拉克是次“成人礼”。靠外国军队庇护终究是权宜之计,自己握紧防务主权,才是长久之道。接下来的10个月,伊拉克能不能理顺安全部队衔接、稳住地区关系,直接决定这场“撤军大戏”的成色。中东的风沙从来猛烈,伊拉克这次自己掌舵,能不能避开暗礁、护住老百姓的安稳日子,才是最该关注的焦点。 对于伊拉克即将迎来‘安全自主’的时代,你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中东和平协议 伊拉克巴基斯坦 伊拉克问题 中东和平新愿景 伊拉克石油政策

0 阅读:405

猜你喜欢

舍外青山

舍外青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