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充气橡胶轮胎发

往岁太平 2025-11-07 23:34:56

11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充气橡胶轮胎发起反补贴调查。此举是基于欧盟行业组织“反对不公平轮胎进口联盟”在9月22日提交的申请而启动的。 欧盟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轮胎来得太多太快,而且价格太低了。根据欧盟方面的数据,从2021年到现在,中国生产的这类轮胎对欧洲的出口量一下子增加了51%,但价格却比欧洲本地生产的轮胎便宜了30%到65%。这种低价让欧洲的轮胎厂家感到压力巨大,他们觉得这抢走了自己的生意,对工厂的运营和工人的工作都可能造成影响。 对于这次调查,中国官方之前就表达过明确的反对态度。早在今年5月欧盟开始另一项相关调查时,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就曾指出,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只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制造不必要的贸易壁垒,对中欧双方都没有好处。中方一直希望欧盟能够谨慎行事,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贸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中国的轮胎企业眼下正面临两个实实在在的大难题。第一个是时间非常紧张,他们必须在北京时间11月13日之前完成并提交欧盟要求的抽样问卷。第二个难题更严峻,这次的反补贴调查和今年5月已经启动的反倾销调查同时进行,形成了“双反”合力,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同时应对两套复杂的调查程序,压力和风险倍增。如果欧盟最终认定有问题,最早在明年夏天就可能先临时征收反补贴税。 欧盟层层加码,背后有着清楚的目的。对外,是要保护欧盟自己的轮胎产业。这个行业在欧盟内部关系到大约7.5万人的就业,市场规模超过180亿欧元,欧盟必须显示出保护姿态。对内,也是做给欧洲的轮胎企业和民众看,表明他们在积极行动,维护所谓的“公平竞争环境”。 欧盟一边在诸如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上需要中国的合作,另一边却在轮胎这样的制造业领域对中国产品设卡。这场围绕轮胎的贸易摩擦,不仅关乎轮胎本身,更折射出中欧经贸关系的复杂性。对中国企业来说,是继续在价格上竞争,还是努力提升产品价值闯出新路,这道考题的答案已经越来越紧迫。 您觉得中国轮胎企业除了积极应诉,还能从哪些方面努力来稳住海外市场?

0 阅读:13

评论列表

卢威

卢威

1
2025-11-08 03:41

实足的非常正确😄😄🤣🤣🤗🤗

往岁太平

往岁太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