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荷兰配合美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重翻冷战时期法规试图强夺中国收购的安世半导

李逍遥的世界观 2025-11-07 23:22:09

近期,荷兰配合美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重翻冷战时期法规试图强夺中国收购的安世半导体,反遭中方果断切割。更令人错愕的是,荷兰非但未反思,日前反而以中国安世“芯片质量可能不达标”为由持续挑衅,最终沦为国际笑柄。这场闹剧揭开的,是美欧所谓“供应链安全”话术下的战略幼稚与逻辑悖论。 美西方炮制的“供应链不安全”叙事,本质是自说自话的假想剧。 想起来澳大利亚电视剧《乌托邦》有一个桥段可谓直白和讽刺,剧中政府团队正讨论一份价值4000亿澳元的国防白皮书,主角质问:“我们每年花数百亿澳元保护贸易路线,是为了防范哪个敌人?”在官僚们支支吾吾、用“印太战略对手”等模糊表述搪塞后,主角一针见血称:“我们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而保护中国贸易路线不受中国威胁的年耗资高达300亿澳元。” 英国当年排除中国通信设备,理由不是“设备不安全”,而是“美国打压中国”带来的风险”。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荒诞现实:美西方将正常经贸合作异化为“安全威胁”,用自己的行动制造“不安全”,再以此为借口打压对手。 中国始终是全球供应链最可靠的稳定锚。从疫情期间的物资保供到日常产业链协作,中国企业以高效履约、诚信经营赢得国际信任。反观荷兰等国,为一己私利配合美国操弄,不仅破坏市场规则,更让全球芯片等关键供应链陷入波动,这才是真正的“不安全因素。 全球供应链本应是合作共赢的纽带,而非地缘博弈的武器。美欧的“安全焦虑”本质是霸权衰落的投射,中国则以开放与务实,成为动荡中的稳定力量。当“不安全”的帽子一次次扣回始作俑者头上,所谓“供应链威胁论”终将沦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滑稽戏码。 今天彭博社报道称称,荷方表示,如果中国芯片供应恢复,荷兰准备放弃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听其言,观其行吧。(图片源于网络)

0 阅读:18
李逍遥的世界观

李逍遥的世界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