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三名苏联宇航员在空间站工作23天后,成功返回地球。地面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时,看到的竟然是三具还有体温的尸体,尸检发现因暴露在外太空环境肺部炸裂血液汽化,究竟是谁害了他们呢? 格奥尔基·多勃罗沃尔斯基生于1928年6月1日,在乌克兰敖德萨长大。二战期间他加入抵抗组织,对抗占领军。战后他进入空军学校学习,接受飞行训练。1950年他成为飞行员,在空军服役,执行任务并积累经验。1950年代他继续进修,1961年毕业于空军学院,获得中校军衔。随后他担任飞行教官,指导年轻飞行员操作飞机。1963年他入选宇航员队伍,开始接受太空任务准备,包括模拟飞行和生存训练。作为联盟11号指挥官,他领导团队进行地面演练,熟悉飞船系统。他原本是备份机组指挥官,因为原机组成员瓦列里·库巴索夫在X光检查中发现肺部问题,整个原机组被替换,他才成为主要成员。 弗拉基斯拉夫·沃尔科夫生于1935年11月23日,在莫斯科出生。1959年他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获得工程学位。毕业后他从事航空工程工作,参与太空设备设计和测试。在科罗廖夫设计局,他负责开发飞船组件,确保结构稳定。1968年他成为宇航员,接受体能和专业训练。1969年他执行联盟7号任务,在轨道上操作仪器,收集数据。1971年作为联盟11号飞行工程师,他参与任务规划,检查设备功能。他也属于备份机组,原机组因健康问题调整后,他进入主要位置。此前他已积累轨道飞行经验,熟悉对接程序。 维克多·帕查耶夫生于1933年6月19日,在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出生。1955年他毕业于奔萨工业学院,掌握工程知识。毕业后他进入科罗廖夫设计局,从事空间站系统研发,设计实验模块。1968年他入选宇航员,参加模拟训练,学习失重环境操作。1971年作为联盟11号测试工程师,他负责科学仪器维护,确保数据准确传输。他同样从备份转为主要,因原机组问题调整。他在地面负责空间站仪器测试,积累了生物和物理实验经验。这是他的首次太空飞行。 1971年美苏太空竞争激烈,苏联发射礼炮1号作为首个空间站,用于长期驻留实验。6月6日,三位宇航员乘联盟11号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飞船引擎点火,推动舱体进入轨道。6月7日他们完成与空间站对接,飞船接近时指挥官调整姿态,对准接口,锁定后舱门开启。他们进入空间站开始工作,持续23天。期间他们进行多项科学任务,包括观察天体结构,通过望远镜记录图像数据。监测植物在无重力条件下生长情况,将种子放入容器,浇水后观察根茎伸展。执行轨道高度变更操作,按下按钮激活推进器,调整位置。他们记录设备运行,调整站内系统,传输信息给地面控制中心,使用无线电发送报告。 工作期间他们使用跑步机锻炼,踩上机器,双手握扶手,脚部快速移动。操作紫外望远镜,转动镜头捕捉光谱。处理生物样本,戴口罩打开培养箱,取出样本放入密封袋。空间站内空气循环,灯光照亮工作区,他们轮流进餐,从管状容器挤出食物。6月11日发生小火警,他们抓起灭火器喷射,扑灭火焰后检查电路。任务中他们还进行地球资源勘测,使用相机拍摄地表图像,传输回地面分析。帕查耶夫操作紫外望远镜,拍摄织女星和半人马座β星的光谱数据,后续发表在科学期刊上。 6月29日他们脱离空间站,进入返回阶段。三人返回飞船,关闭舱门,检查仪表。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时,一个呼吸阀门因振动影响意外开启,导致舱内压力迅速降至零,形成真空环境。舱内雾气弥漫,警报响起,三人抓牢座位,帕查耶夫转向阀门位置,试图手动关闭,但空气已快速流失。三位宇航员当时未穿防护服,暴露在这种条件下,肺部破裂,血液在体内沸腾,几秒内死亡。地面控制未及时察觉异常,返回舱继续下降。生物传感器数据显示,一名宇航员心跳在压力丢失后40秒内停止。减压后935秒,舱内压力为零,直到进入大气层。 1973年后恢复载人飞行,使用改进型飞船执行对接。联盟程序重新设计,最初仅载两人,直到1980年联盟-T型恢复三人配置,配备轻型压力服。事故推动太空安全标准提升,包括快速扼流阀和更坚固阀门。苏联航天局从中学到教训,强调地面测试覆盖更多场景,避免仓促决策。礼炮1号在事故后继续无人运行几个月,后坠毁大气层。三位宇航员追授苏联英雄称号,遗体运回莫斯科,葬于克里姆林宫墙下,葬礼队伍行进,棺材覆盖国旗。 月球上三座环形山以他们名字命名,科学家标记地图,记录坐标。他们的牺牲促进航天安全进步,推动设计标准提升。全球哀悼他们的逝世,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文表达同情,称他们的成就永存。事故报告强调系统设计需考虑极端振动,影响后续国际太空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