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和俄罗斯同时宣布 11月6日,乌克兰和俄罗斯都陆续放出了战报

顺遂皆安 2025-11-07 18:49:52

就在刚刚 乌克兰和俄罗斯同时宣布 11月6日,乌克兰和俄罗斯都陆续放出了战报,两边围绕无人机的攻防战看得人眼花缭乱。乌军说11月5日凌晨,他们动用导弹、无人机和特种部队,精准打了顿涅茨克机场附近的俄军无人机基地,现场炸得挺厉害,还引发了二次爆炸;俄军这边也不含糊,6日凌晨通报说,5号夜里到6号一大早,在伏尔加格勒州拦住了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一晚上就打下了75架乌军无人机,光在伏尔加格勒州就击落了49架。 二次爆炸可不是小事!这说明乌军炸的根本不是简单的停机坪,而是俄军的无人机弹药库或者燃料储存点,不然不可能有连环爆的威力。顿涅茨克机场的分量谁都清楚,它是连接俄罗斯本土、克里米亚和卢甘斯克的战略枢纽,俄军在这里囤无人机,就是为了就近打击顿巴斯前线的乌军目标,还能掩护克里米亚的陆上补给线。乌军这次动用特种部队配合导弹无人机,明显是冲着断俄军“无人机补给”来的——毕竟现在俄军每天能生产上百架“天竺葵-2”甚至升级版的“天竺葵-3”,不端掉基地,前线乌军就得一直面对无人机袭扰。 俄军说一晚上击落75架,这个数字听着惊人,但放在现在的战场其实不意外。乌军早就把无人机当成非对称作战的关键,全年计划造3万架远程无人机,单家公司每天就能产出100架FP-1无人机,成本才几百美元,用数量堆死俄军防空系统。但伏尔加格勒州可不是前线,距离乌军控制区几百公里,能一次性派出这么多无人机,说明乌军无人机的航程和部署范围都扩了,目标大概率是当地的炼油厂——之前乌军就炸过俄罗斯图阿普谢港的石油设施,这次显然是想再戳俄罗斯的能源命脉。 只是光鲜战报背后,全是普通人和士兵的血泪。有视频曝光,一名俄军士兵被7架乌军无人机追着炸,靠着大树掩护硬生生躲过一劫,身边爆炸的火光把夜空都照亮了;可另一位试图穿越战场的老妇人,跪倒在地划十字祈祷,还是没能躲过无人机的袭击。俄军在伏尔加格勒拦截时,防空导弹还误击中了民宅,防御战成了对无辜者的波及,这哪是“大捷”,分明是战争残酷性的缩影。 双方的战报说得都煞有介事,但路透社早就点明,这类战场通报根本没法独立核实。乌军说端了无人机基地,却没说摧毁了多少架无人机、多少生产线;俄军说击落75架,也没提拦截时消耗了多少昂贵的防空导弹——要知道,用S-300、S-400打几百美元的无人机,本身就是亏本买卖,长期这么耗,俄军防空系统早晚会被拖垮。 现在的俄乌战场,早就变成了无人机消耗战。俄军靠“天竺葵”系列无人机炸乌军阵地、基础设施,乌军就用低成本无人机炸俄军后勤、能源设施,两边你来我往,拼的不仅是产能,更是战略耐心。乌军想靠无人机袭击逼俄军分兵防御,减轻前线压力;俄军则想靠拦截和反击,保住后方关键设施,维持战争潜力。 可不管战报多亮眼,受伤的永远是普通民众。顿涅茨克的居民要躲二次爆炸的冲击波,伏尔加格勒的百姓要担心防空导弹误击,前线士兵要时刻提防头顶的无人机。这场打了好几年的战争,早就偏离了最初的诉求,变成了无人机数量和打击精度的较量,变成了谁能熬到最后的消耗。 无人机攻防战的升级,其实也说明双方都很难再发动大规模地面攻势,只能靠这种“小切口”的打击互相牵制。但这种牵制没有赢家,只会让更多家庭破碎,让更多土地沦为焦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顺遂皆安

顺遂皆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