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日本抓了两名在大阪府大东市中国早市食品店工作的中国人。 事情其实已

晓蓝团赏 2025-11-07 18:42:09

11月6日,日本抓了两名在大阪府大东市中国早市食品店工作的中国人。 事情其实已经过去一年多。去年5月8号那天,一辆小面包车停在大东市诸福町的店门口,后厢门一掀,一桶黑得发亮的东西哗地泼在人行道,油花顺着雨水口往沟里流。旁边住户拿手机拍下来,7月才交到警察那儿。 视频很短,也就十几秒,但足够让整条街炸了锅。早市就在周末办,人多车多,本来就堵,废油一倒,狗路过都打滑。有人摔了,有人骂街,还有人把截屏发到网上,标题写着“又是中国人”。 警察一查,车是店里送货的,38岁的司机姓李,河南人,来日本第十年,一直干后厨。那天收摊,油锅要刷,店里没地方倒,他就想省事,直接把桶拎出去。 跟他一起被送检的还有个32岁的帮工,姓王,东北人,签证是技能实习,干满三年就能换特定活动。俩人平时住店里阁楼,工资按小时算,一天干十三四个小时,月底扣完房租到手十八万日元左右。 早市在大东市办了快二十年,最初是几个华人摆摊卖饺子,后来越聚越多,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早市。市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人流带来生意,车站前的药妆店和便利店都跟着旺。 可问题也在这儿。摊位占人行道,汽车占自行车道,垃圾袋堆得像小山,一到周一,清洁车得来回三趟。去年市议会吵过几回,有议员说干脆取缔,有商户说取缔就失业,最后折中,给摊位划了白线,垃圾自己带走。 废油的事一出,议会的调门又高了。有人算过,早市一天大概用掉两百升油,按规矩得交给专门公司回收,一桶收两千日元,两百升就是四万,一周两次就是八万,一个月三十二万。 对小店来说,这钱是笔大开销。李和王打工的店卖油条和煎饼,一份油条两百日元,利润不到五十,一个月得卖六千多根才能抵掉油钱。老板不是没想过省,可省来省去就省到人行道上了。 日本对废油的监管其实挺严。餐饮业必须签合同,废油得装进专用桶,贴上二维码,回收公司扫码称重,数据直接进市政府系统。要是乱倒,最高罚一千万日元,严重的还得坐牢。 可大东市的回收公司只有一家,预约得提前两周,迟到半小时就取消,下次重新排队。小店铺等不起,只能自己想办法。有人把油倒进厕所,堵了下水道;有人半夜倒河沟,被钓鱼大爷逮住;还有人干脆烧掉,烟飘到隔壁幼儿园,家长报警。 李和王被送检后,早市的摊位少了一半。剩下的摊主把废油装进矿泉水瓶,塞进塑料袋,偷偷扔进便利店垃圾桶。店员发现后贴告示:禁止丢弃厨余垃圾,违者报警。 网上吵得更凶。有人说中国人素质差,有人说日本人歧视,还有人翻出厚生劳动省的数据:2023年全日本废油非法倾倒案件一千两百多起,其中四成是外国人开的店。 可数据没说的是,这些外国人里七成是小餐馆,雇的是技能实习生,工资低,语言不通,规矩也搞不清。他们每天睁眼就是油锅和账单,哪有空研究法律条文。 李在警署认了错,说知道不对,但当时太累了,脑子一热就倒了。王没说话,只是点头。警察问他们为什么不找回收公司,李说预约太难,王说听不懂电话里的日语。 早市的老板们开了个会,决定凑钱买辆小货车,轮流把废油送到回收站。可车还没买,市政府先发了通知:早市暂停整顿,什么时候恢复再说。 李和王现在还在等起诉结果。律师说大概率罚款,不会坐牢,但签证可能受影响。王的孩子下个月出生,他本来打算干完今年就回国,现在得重新打算。 废油还在产生,油锅还在翻滚,只是人行道暂时干净了。

1 阅读:78

猜你喜欢

晓蓝团赏

晓蓝团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