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现在都很注重抗糖化,在日常饮食中会有意识地控制糖分的摄入。
不过,抗糖并不仅仅是拒绝显而易见的糖果、甜点那么简单,许多看似无害的日常食物,其实也可能是隐藏的“储糖大户”
👉 认识糖化及其表现
当身体摄入过多糖分且无法及时代谢时,多余的糖分会与蛋白质(包括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发生糖化反应,形成糖化终产物(AGEs)。
这个过程会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功能受损,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外在和内在的变化。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下一些情况,可能需要多关注一下日常的糖分摄入了:
•皮肤状态不佳:肤色容易暗黄、缺乏光泽,皮肤松弛、毛孔粗大,或是爱出油。
•体重困扰:体重难以管理,减重效果总是不理想。
•精力与睡眠问题:时常感到身体沉重,或是有睡眠困扰。
🍬 小心食物中的“隐形糖”
控糖的关键之一,在于识别这些“隐形糖”。它们可能藏在:
•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粥、白米饭、包子、馒头等,它们在体内会较快转化为糖。
•各种调味酱料:如番茄酱、沙拉酱、烧烤酱等,为了口感常常添加大量糖。
•加工食品和饮品:如果汁饮料、乳酸菌饮料、速冲糊粉(如核桃粉、藕粉),甚至一些酸味零食(如山楂片、话梅)为了平衡酸味,含糖量可能非常高。
长期摄入过量的糖,会让体内的胰岛素持续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
那些代谢不掉的糖分,便会与胶原蛋白等结合,加速糖化反应,这可能正是影响皮肤状态和身体代谢的症结之一。
💡 几个抗糖小建议
1.学会查看配料表:购买包装食品时,留意白砂糖、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等字眼及其在配料表中的位置(越靠前含量越高)。
2.优化饮食结构:适当用粗粮、杂豆、全谷物替代部分精制主食;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深色蔬菜、低糖水果(如蓝莓、草莓)和优质蛋白。
3.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快炒等方式,减少高温煎炸,因为这可能产生额外的糖化终产物。
4.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进行适度运动(如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都有助于身体代谢糖分,减少糖化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