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购量破记录,还是从印度购买的!11月5日英媒报道:中国从印度进口油菜籽粕量

薛彤作琴 2025-11-07 16:58:55

中国采购量破记录,还是从印度购买的!11月5日英媒报道:中国从印度进口油菜籽粕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8.8万吨,去年也只有6万吨而已! 先说说油菜籽粕是啥,为啥中国要大量进口。油菜籽粕其实是油菜籽榨油后剩下的副产品,富含蛋白质,是畜禽养殖中重要的饲料原料,比如养猪、养鸡都离不开它。 过去,中国的油菜籽粕主要靠国内自给,少量进口也多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印度进口的量一直很少。但今年情况变了,《金融时报》在报道中提到,受国内油菜籽产量波动、饲料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中国对油菜籽粕的进口需求大幅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中国油菜籽产量较去年减少 3.2%,而畜禽养殖规模却在扩大 —— 仅前三季度,生猪存栏量就同比增长 4.5%,禽类存栏量增长 6.1%,饲料需求的增加直接拉动了油菜籽粕的进口。 印度能成为中国油菜籽粕的 “新供应方”,靠的是产量优势和价格竞争力。印度是全球主要的油菜籽生产国之一,2024-2025 年度油菜籽产量达到 1100 万吨,创历史新高,充足的产量让印度油菜籽粕有了大量出口的基础。更关键的是价格,《金融时报》引用印度农业部门的数据称,印度出口的油菜籽粕到岸价约为每吨 380 美元,比加拿大油菜籽粕低约 50 美元,比澳大利亚的低 45 美元。 对于中国饲料企业来说,这种价格优势很有吸引力 —— 以一家年需 10 万吨油菜籽粕的饲料厂为例,从印度采购一年能节省近 500 万美元成本。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今年以来,已有超过 20 家国内大型饲料企业与印度供应商建立合作,主要就是看中了印度油菜籽粕的高性价比”。 除了价格和产量,物流时效性也是中国选择印度油菜籽粕的重要原因。从印度加尔各答港到中国青岛港,海运时间约为 15-20 天,而从加拿大温哥华港到中国港口,海运时间需要 35-40 天,从澳大利亚墨尔本港则需要 25-30 天。 更短的运输时间意味着饲料企业能减少库存积压,降低资金占用成本。今年 9 月,国内某大型养猪企业就因为从印度紧急采购了 5 万吨油菜籽粕,及时补充了饲料库存,避免了因原料短缺导致的养殖计划延误。这种 “短周期供应” 的优势,在饲料原料需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的大规模采购,也给印度农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是油菜籽主产区之一,当地农民拉姆・辛格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今年油菜籽价格比去年高了 15%,因为有更多中国买家来收购,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 印度农业与农民福利部的数据显示,2025 年 1-10 月,印度油菜籽粕出口额达到 12 亿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占比超过 60%,中国已成为印度油菜籽粕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为了进一步扩大出口,印度政府还在今年 8 月取消了油菜籽粕的出口关税,降低了出口检验费用,为中国企业采购提供了更多便利。 不过,这种大规模进口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比如印度油菜籽粕的质量稳定性有待提升 —— 部分批次的油菜籽粕蛋白质含量波动较大,需要中国企业加强检验; 此外,中印农产品贸易还受汇率、物流成本波动等因素影响,长期合作还需要双方建立更稳定的供应链机制。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专家建议,“可以通过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在印度建立质量检测中心等方式,降低贸易风险,实现互利共赢”。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从印度大量进口油菜籽粕,也是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口正从 “单一依赖少数国家” 向 “多元化供应” 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能保障国内农产品供应安全,还能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合作。 随着中印在油菜籽粕贸易上的合作不断深化,未来可能还会扩展到大米、棉花等更多农产品领域,推动两国农业贸易再上新台阶。 信息来源:英国《金融时报》:中国从印度进口油菜籽粕量破纪录报道(2025 年 11 月 5 日)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薛彤作琴

薛彤作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