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过:“维护和平要靠斗争,一味退让最终得不到和平。帝国主义奉行的是大鱼吃小

古史 2025-11-07 15:21:45

毛主席说过:“维护和平要靠斗争,一味退让最终得不到和平。帝国主义奉行的是大鱼吃小鱼的法则,弱肉强食是它们的本性,你越软弱,他就越是欺负你、侵略你,只有敢于斗争,敢于用战争反对战争,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维护和平。”   新中国刚成立那时,美国总在旁边虎视眈眈,毛主席给咱们国家定了个对美斗争的调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那时候咱们刚打完仗,到处都是烂摊子,老百姓盼着过好日子,经济要恢复,民生要改善,最需要的就是安稳的外部环境。   所以毛主席反复跟外界说:“新中国爱好和平,愿意跟各国好好相处,绝不可能主动去挑事。”   可和平不是一厢情愿求来的,美国偏偏不把咱们的善意当回事,在东南沿海频频搞动作,军舰飞机老在咱们前线附近晃悠,稍不注意就可能擦枪走火。   1954年6月,粟裕副总参谋长急急忙忙报告中央军委:“舟山群岛南部海面上发现了8艘美军巡洋舰和驱逐舰,还有飞机跟着,明显是来挑衅的。”   粟裕当时就下了命令,让部队严密监视,要是美军不开火,咱们绝对不能先开枪,千万别把冲突闹大。   毛主席看到报告后,直接批了“处理正确”四个字,还特意强调就采取守势,尽量避免冲突。   没过一个月,军委拟定保卫领海主权和护航的注意事项,毛主席修改时专门加了一条:   咱们的护航只针对国民党军的抢劫行为,对其他任何外国海空军都不能主动攻击。   后来决定打大陈岛,他又特意叮嘱,必须确认没有美舰美机在场才能动手,不然绝对不能打。   到了1958年炮击金门的时候,他更是划了条明确的线: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就是怕主动把冲突升级。   可咱们不挑事,不代表别人就不找事。   1950年,美国根本不听咱们的警告,把朝鲜战争的规模越搞越大,战火直接烧到了中朝边境,还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明摆着要威胁咱们的主权安全。   这时候退一步就可能步步退,毛主席下了个没人敢轻易下的决心——出兵朝鲜。   那时候咱们的装备跟美军比差得太远,很多人都捏着一把汗,可他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朝鲜战场上跟美军足足打了三年,硬生生把美军打回了三八线,逼着他们签下停战协定。   这一仗不仅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让美国真正看清了新中国的骨气,再也不敢随便小瞧咱们。   炮击金门的时候,毛主席把斗争的分寸拿捏得更准了。   表面上只打蒋舰,不主动惹美军,可背地里早划好了底线——金门海域,美军敢护航就直接开炮。   这一下就试出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虚实,也守住了咱们的主权。   到了60年代,美军又换了花样,频频派飞机闯进咱们领空侦察,甚至敢直接动手。   1965年4月,美军飞机连续两天侵入海南岛榆林港上空,咱们的战机上去监视,他们竟然直接发射导弹攻击。   消息传到毛主席那里,他没半点犹豫,直接说:“美机入侵海南岛,应该打,坚决打。”   在他的部署下,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配合起来,前后击落击伤了30多架入侵的美机,把美国的嚣张气焰彻底打了下去。   大家可能会问,咱们明明想和平,为啥偏要跟美国硬刚?   其实毛主席早就把道理说透了,他从来没说过要主动打仗,反而一直把和平当宝贝。   从政协会议上明确说“不侵犯任何国家,只反对侵略”,到跟外国友人反复讲要和平环境搞建设,这些话都藏着咱们的诚意。   这种“不挑事”不是怕事,是知道咱们的精力该用在啥地方,是战略上的理性。   可和平从来不是跪着求来的,得看对手是啥样的。   毛主席把帝国主义比作“鱼类”,他们信奉的就是大鱼吃小鱼,你越软,他们越欺负你。   他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也清楚跟这样的对手讲退让没用,只有敢斗争,才能保和平。   抗美援朝打下来,咱们换来了几十年安稳的建设时间;炮击金门既打击了分裂势力,又没跟美国闹到全面冲突;海南空战把入侵的美机打下来,之后美军再不敢随便闯咱们领空。   这些事儿都证明了一个道理:维护和平靠的是斗争,不是退让。   毛主席的斗争从来不是蛮干,是“不挑事”和“不怕事”的结合,是知道啥时候该忍,啥时候该亮剑。   这种智慧放到现在也不过时,咱们现在盼着和平发展,可面对别人的挑衅,也得有“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底气。   和平从不是跪着求来的,而是站着斗出来的。   ‌【评论区聊聊】你觉得这种“不挑事也不怕事”的立场,在今天还有多少现实意义? (信源:毛泽东的对美斗争艺术——光明网)

0 阅读:15
古史

古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