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大事! 就在刚刚!11月7日下午3点前发生的最新消息!5分钟看完重要消息! 一、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入列 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11月5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福建舰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18",采用完全自主设计的电磁弹射技术,标志着我国航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二、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超1800万个,大功率充电加快普及 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超3.7万台,车网互动试点在17个省份展开。根据最新规划,到2027年底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三、我国进口连续5个月保持增长,前10个月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 海关总署11月7日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进口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连续5个月保持增长。前10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进口15.19万亿元,展现外贸稳健态势。 四、我国牵头制定医用质子加速器辐射防护国际标准 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医用质子加速器辐射防护国际标准近日正式发布。该标准联合美、法等9国专家共同完成,为全球质子治疗中心提供统一的屏蔽设计规范,推动尖端肿瘤放疗技术安全应用。 五、外卖行业首次全面覆盖养老、医疗保险 广东深圳、福建福州等多地淘宝闪购骑士近日开启社保补贴申报,最高补贴比例达100%。这是外卖行业首次面向全体骑士开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补贴,涵盖专职与兼职人员。 六、生物质天然气首次在北京并网,保障冬季供暖 北京燃气集团已完成冬季燃气保供准备工作。今冬将首次在北京并网经过严格工艺处理的生物质天然气,构建起多层次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实现能源供应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 七、我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 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工业网络5G通信技术通用要求》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5G+工业"融合领域取得里程碑式成果,为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八、固态电池技术实现突破,快充与寿命可兼得 我国科研团队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为锂金属负极构建特殊结构,实现室温下稳定循环超4500小时,即便在-30℃低温环境下也能稳定循环7000小时以上。 九、北斗产业加速发展,终端社会保有量超15亿台 国产北斗兼容芯片及模组累计出货超5亿片,带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社会保有量逾15亿台。2024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中98%以上支持北斗,北斗已成为大众消费品的标准配置。 十、国家高新区GDP占全国14.3%,营收过亿企业达4.3万家 工信部数据显示,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14.3%,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达4.3万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一、我国显示产业全球领先,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8000亿元 我国显示面板与显示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实现双第一,产业产值占全球50%。随着"AI+显示"融合加速,新型显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5年产值将突破8000亿元人民币,市场潜力巨大。 十二、氢能轨道客车技术亮相轨博会 新一代氢能轨道客车采用内置氢能动力系统,配备多储能、多氢源分布式混动供能方案,结合自研氢电混动能量管理策略,实现高效能与灵活供能。该技术可覆盖矿山、物流等多场景应用,支持智能驾驶,助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 十三、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投运 国内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这条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电力大动脉,为占全国陆地面积约九分之一的南疆地区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十四、第三届中国照明科技大会在浙江湖州开幕 第三届中国照明科学技术大会于2025年11月7日至9日在浙江湖州举行。大会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主题,设置主论坛与多个分论坛,并举办科技成果展、中照照明奖颁奖典礼等配套活动。 十五、我国在深空探测、桥梁建设与海洋科技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近期我国在多个科技领域实现重要进展: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捕捉星际天体影像、全球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大桥通车、全球首个深海生态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发布,展现了中国科技的硬核实力。 十六、非遗技艺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传统非遗技艺正在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产业创新发展模式,老手艺与匠人精神正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独特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