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4日批评荷兰政府没有展示出建设性态度和行动且升级全球供应链危机。 荷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07 14:33:12

中国商务部4日批评荷兰政府没有展示出建设性态度和行动且升级全球供应链危机。 荷兰一手挑起针对中国安世半导体的风波,在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突破,并将休战一年的大背景下,荷兰成了一个很突兀的角色,成为这场复杂贸易冲突大棋盘上不合时宜往前拱的卒子。它单独拉出了一条与中国激烈冲突的前线,而这条前线究竟在呼应谁,为了谁的利益而设置,都因形势的变化愈发混乱。   荷兰政府9月30号发了个行政令,直接插手安世半导体的内部事务,这种做法早就越出了正常市场监管的边界。   之后荷兰企业法庭还做出了剥夺中国企业股权的荒唐裁决,这裁决不光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跟市场经济的基本规矩对着干。   中方知道这事儿后,没搞强硬对抗,一直忍着性子,跟荷兰政府谈了好几次,把合理的要求摆了出来,希望能靠对话解决问题。可荷兰政府根本没把中方的要求放在心上,不光半点儿建设性态度都没有,还变本加厉把事儿闹得更大。   10月26号,安世(荷兰)宣布不再给安世(中国)供晶圆——这可是关键原材料,一断供,安世(中国)的生产线直接停了,没法正常干活。   要知道,全球80%的封装测试产能都在安世(中国)手里,它一停,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立马乱了套,不少靠它供货的企业都陷进了被动。   安世半导体的产品卖得特别广,汽车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占比快到六成了,是妥妥的主力业务。   全球每五辆车里头,就有一辆用的是安世的功率芯片,像特斯拉、比亚迪、大众、丰田这些汽车巨头,全是安世的重要客户。荷兰一断供,安世(中国)没法生产,直接影响了这些车企的芯片供应,欧洲车企受的冲击尤其大——安世要占欧洲汽车芯片供应的15%呢。   除了汽车行业,安世的产品还深深扎进了通信、消费电子和工业领域。华为、爱立信的5G基站,三星、小米的智能手机,还有西门子、ABB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全都离不开安世的半导体器件。供应链一乱,这些行业立马就受了影响,不少企业只能调整生产计划,有的甚至得推迟交货。   跟荷兰的一根筋比起来,中方一直把维护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当回事,看得出来是真的负责任。   11月1号,中国商务部就宣布,会给符合条件的出口开绿灯豁免,主动想办法帮安世(中国)恢复供货,尽量把供应链动荡的影响降到最低。   可荷兰政府压根没把中方的努力当回事,还顺着错路一直走,没拿出任何解决问题的实在办法。这种做法不光让中方失望,全球行业里的人也都跟着揪心——谁都清楚,全球供应链要稳定,靠一个国家使劲没用,得各国互相配合、一起发力才行。   在这场复杂的贸易冲突里,荷兰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个不合时宜往前冲的角色。中美都已经放话要缓和了,大部分国家都抓紧机会跟中国加强经贸合作,可荷兰偏要反着来,单独跟中国闹出这么激烈的冲突。   不少看事儿的人都明白,荷兰这么反常,背后八成有外人在推。美国在半导体领域打压中国就没停过,之前还多次给欧洲盟友施压,要它们跟着自己搞限制,想拦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   荷兰本身是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的关键国家,国内的核心企业跟美国在技术和利益上绑得很紧,这种绑定让荷兰在对中国的政策上,很难真正自己拿主意。   荷兰政府大概忘了,这么盲目跟着别人走,最后坑的是自己。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占了全球近一半,中国本来就是荷兰半导体企业最关键的市场之一。   荷兰有家知名的半导体设备企业,中国市场占了它全球份额的三成多,荷兰政府搞限制,直接让这家企业没法正常给中国客户供货,业绩已经明显掉下来了,不少股东都满肚子意见。   更关键的是,安世中国早不是当年那个得靠别人供货的企业了,这些年发展下来,技术上已经突破了不少。   安世中国的上海实验室已经能批量生产650V氮化镓功率器件,效率比传统硅基器件高20%,还进了小米快充和华为光伏逆变器的供应链。1200V碳化硅MOSFET也通过了车载充电器和牵引逆变器级的客户认证,2026年就能大批量出货。   安世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更是涨得飞快,2019年一年才十几件,到2024年就飙到了110件。   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企业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实力正在快速提升,荷兰搞限制,根本拦不住中国产业升级的脚步。   中国商务部的批评,既是警告荷兰政府做得不对,更是在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说话。中方说得很明白,希望荷兰能从中荷、中欧经贸关系的大局出发,拿出负责任的态度,别再插手企业内部的事,回到谈判桌上来,好好解决安世半导体的问题。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