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购量破记录,还是从印度购买的! 11月5日英媒报道:中国从印度进口油菜籽粕

茂盛楼兰 2025-11-07 13:38:59

中国采购量破记录,还是从印度购买的! 11月5日英媒报道:中国从印度进口油菜籽粕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8.8万吨,去年也只有6万吨而已! 之前中国进口的油菜籽里,95.4%都来自加拿大,几乎把鸡蛋全放在这一个篮子里,但今年3月起风向突变,中国对加拿大菜籽油、菜籽粕加征100%报复性关税,8月又追加75.8%的反倾销保证金,等于直接关上了这扇门,可加拿大那边还没反应过来,中国买家就已经转身找下家了。 正好印度能接住这泼天的生意,而且是“天时地利人和”,先说地利,今年印度主产区雨水充足,土壤墒情正好,农民播种热情跟着涨——截至11月初,油菜籽种植面积已达417万公顷,同比暴涨13.5%,预计全年能超过去年的893万公顷,比五年均值高出一大截。 这背后其实是市场用脚投票,去年油菜籽价格飙高,农民赚得盆满钵满,今年自然愿意多多种植,印度政府还顺势把最低收购价上调4.2%,等于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更关键的是价格优势,这才是打动中国买家的核心,欧盟菜粕在汉堡港的出口价每吨332美元,印度坎德拉港才卖202美元,几乎便宜一半,对中国饲料企业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要知道,菜粕是水产饲料的核心蛋白源,占水产饲料原料的50%以上,2023年国内消费量就有600万吨,2028年预计还要涨到1200万吨,国内产量虽然在涨,2025年预计突破1000万吨,但自给率也就85%,缺口只能靠进口补,印度的低价货刚好卡准了这个需求点。 而且,真要说起来,中印菜粕贸易也算“久别重逢”,2012年之前中国每年还从印度进20-40万吨,后来因为检疫问题暂停,2018年恢复准入但一直没成气候,2024年全年才进口1.3万吨,占比不到1%,这次能爆发式增长,除了价格,政策铺垫也没少,中印早早就敲定了检疫标准,从黑斑病菌防控到农药残留检测都有明确要求,印度出口商得拿官方检疫证书才能发货,现在3家印度企业已经拿到准入资格,印度溶剂萃取商协会还在撺掇政府和中国谈判,想把年出口量稳定在50万吨。 现在这波采购潮很可能直接改写了全球贸易格局,USDA的数据显示,加拿大曾长期垄断中国油菜籽市场,2024年639万吨进口几乎全来自加拿大,但今年4-9月,中国从印度就拉走48.8万吨菜籽粕,是去年全年的8倍多。 更有意思的是连锁反应:印度因为压榨量激增,国产菜籽油供应也跟着改善,反而能减少对棕榈油的进口依赖,间接给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来了记“暗拳”,这波操作下来,中国实现了供应多元化,印度赚了外汇,只有加拿大最尴尬——萨斯喀彻温省67%的油菜籽原本都销往中国,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意被抢走。 不过,这事儿也不是没隐忧,印度菜粕出口向来波动大,20/21年度还卖111.3万吨,次年就跌到86.6万吨,全看国内产量脸色,而且目前只有3家印度企业能对华出口,产能能不能跟上还是个问号。 但对中国来说,这本来就是“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的策略之一,除了印度,澳大利亚的油菜籽采购量也在涨,显然是想彻底摆脱对单一国家的依赖,毕竟贸易战教会的最实在的道理,就是供应链安全比啥都重要。

0 阅读:6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