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传来的重磅消息!11月6日,日本日产汽车正式官宣,要把位于横滨的全球总部大楼卖了,作价9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买家队伍里藏着中国敏实集团相关的合资公司,而且卖完之后日产还得租回来用,一租就是20年。 这栋22层的大楼可不一般,2009年从东京迁到横滨车站附近的黄金地段,不光是日产的办公核心,还藏着展示旗下车型的专属展厅,当年可是横滨MM21开发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能拿下这样的资产,背后的敏实集团其实很多车主都间接接触过——这家1992年起家的中国企业,专门做汽车饰条、电池盒这些核心零部件,早就进入了日产的全球采购系统,连丰田、特斯拉都是它的客户。 日产这波操作,说到底是被财务压力逼出来的。最新财报显示,2025财年上半年净亏损就达2219亿日元,全球销量连续下滑,日本本土销量跌幅更是超过20%。为了自救,公司已经计划到2027年关闭7家工厂、裁员2万人,这次出售总部能拿到约740亿日元净收益,全要投入到核心业务和系统升级上。有意思的是,这种“售后回租”模式让日产既能盘活资产,又不用搬离总部,员工的工作和运营都不受影响。 网友们的讨论也挺热闹。有人直言“没想到中国零部件企业能买下日本车企总部,这实力够硬核”,还有人感慨“日产真是难了,连总部都要卖来周转”。也有懂行的网友分析“这是双赢,敏实拿到优质资产,日产缓解现金流,而且双方本来就是合作伙伴,后续合作只会更紧密”。还有人联想到之前日产和本田谈收购没成,现在靠卖楼补血,可见转型有多艰难。 其实这不是外资第一次收购日本地标性资产,但中国企业牵头拿下日产总部还是引发了不少关注。敏实集团这些年一直在拓展海外布局,这次和KKR旗下公司联手收购,既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也反映了全球汽车行业格局的变化——曾经的日系巨头面临转型阵痛,而中国零部件企业正在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从日产的角度看,出售非核心资产是务实的选择,毕竟在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期,现金流比固定资产更重要。而敏实的入局,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投资,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话语权提升的缩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