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卢秀燕和侯友宜不愿意出席典礼,毕竟郑丽文当选主席是“台独分子”最伤心的事情。 郑丽从年轻时参加野百合学运,到后来在绿营混迹,她的政治轨迹本来就够曲折的。 早年她支持过台独相关的街头行动,那时候的她是民进党的一员,热血沸腾地喊着本土化口号。 2002年因为一个所谓的“舔耳案”风波,她跟绿营彻底闹掰,直接退党,转头就投入国民党怀抱,受连战邀请,当上发言人、文传会主委,一路爬到立委位置。 2005年她随连战访大陆,那趟行程让她尝到两岸交流的甜头,从此她的论述就越来越偏向强调中国认同。 到了2025年选主席,她直接抛出“我是中国人”的宣言,这话在蓝营基层炸了锅,因为它直击了很多党员心底的痛点——国民党本该是统派大本营,却被中间路线磨得没了棱角。 她的当选,得票过半,靠的就是这份敢言敢斗的劲头,抓住了年轻党员和深蓝力量的胃口。 卢秀燕和侯友宜这俩人缺席典礼,表面上看是低调避风头,实际上是赤裸裸的划清界限。 卢秀燕作为台中市长,执政成绩亮眼,一直以“妈妈市长”形象示人,民调满意度高得让绿营眼红。 她本是主席热门人选,早几个月党内就传出“挺卢派”的呼声,王金平、胡志强这些老将都站出来拱她上位。 可她8月从澳洲回来后,就暗示不参选了,说要专注市政和防台风,摆明不想趟这浑水。 结果郑丽文上位后,她先是罕见地“不受访”,隔天才勉强发个祝福,语气冷淡得像在应付公文。 卢秀燕的风格是务实亲民,她在澳洲演讲时强调“唯有和台湾才有出路”,这话说白了就是在美中之间走钢丝,避开对抗,求稳求和。 郑丽文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回应大陆贺电,重申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还喊出要推动两岸共荣共和。 这让卢秀燕这种中间派觉得,国民党要被拉向红统深渊了,她缺席典礼,就是在无声抗议:我支持郝龙斌的稳健牌,你郑丽文别想轻易拉我下水。 卢秀燕心里藏着更大的野心,她等着2026九合一选举大胜后,再挟民意直奔2028总统宝座,要是现在跟郑丽文绑太紧,万一蓝营被贴上“亲中”标签,她的中间选民票仓就砸了。 侯友宜这边更绝,他是新北市长,地方势力盘根错节,本来就是2024总统热门,却败在党内初选。 现在郑丽文当选,他不光没出席典礼,连花篮贺词都没送一份,侯友宜公开挺郝龙斌,选前之夜还亲自到场助阵,那时候他主打“稳健牌”,强调经验和能力,避开两岸敏感议题。 郑丽文不只亲中,还组建“党外在野大联盟”,拉拢郭正亮、萧旭岑这些跨党派人物,直指要对抗民进党大罢免。 侯友宜的形象一直被贴“蓝皮绿骨”的标签,早年警界背景,让他习惯于低调务实,不爱卷入意识形态风暴。 他缺席,等于在告诉党内:我有我的地盘,别想用中央路线绑架地方,更有意思的是,郑丽文最近人事布局里,重用了侯系的江怡臻,这像是抛橄榄枝,但侯友宜到现在还保持距离。 因为他知道,郑丽文的“战斗派”作风,会让国民党从宫廷政治转向街头抗争,这对他的选民基础是双刃剑。 侯友宜的盘算很简单:先观望郑丽文的表现,等2026选举见分晓,再决定是合作还是另起炉灶。 卢秀燕和侯友宜这俩人,表面上为民服务,骨子里却在为个人前途盘算,国民党需要的是能打破壁垒的领袖,不是这些钩心斗角的玩家。 说白了,他们俩压根就不是郑丽文这条路上的同路人,一个求稳避险,一个野心勃勃,都在等机会反噬中央。 国民党要是不尽快自省,2028的政党轮替,就只能是空谈,两岸和平的钥匙,就握在这些人的手里,可他们却在互相拆台,这不是自掘坟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