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方面表态了。  话说得很直接:在台湾问题上,按照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

芸霄记史 2025-11-07 11:00:01

·日本方面表态了。   话说得很直接:在台湾问题上,按照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表述来办。日方对中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表示理解并予以尊重。     但高市早苗在APEC会议间隙补上一句“将严格遵循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面是延续历史立场,实则是一次被经济和外交现实逼出来的权衡。     过去两年,日本在中美博弈之间的姿态越来越难维持,中国主导的稀土出口管制让日本半导体产业直接吃紧,东京工业大学的报告显示,企业库存最多维持三个月生产,替代资源有六成仍依赖中国。   与此同时,中日贸易额在2025年前三季度暴跌一成多,日本经济产业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岸田内阁在“选票”和“钱包”之间寸步难行。     早在1973年石油危机,日本就因能源依赖被动弃台转中,如今不过是历史的另一种重演,不同的是,当年的日本还在上升期,如今面对中国的产业链优势和技术投入,东京已无法拿出相对等的筹码。     经济上的束缚只是表面,更棘手的是外交孤立。日本想借“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联手东南亚,结果在2025年的东盟峰会上,菲律宾和印尼都表态不愿选边。   甚至在筹组“印太稀土联盟”时,刚果(金)总统一句“若日本不插手台海再谈合作”,让东京当场尴尬,这些失败让日本不得不重新评估路线,甚至在同年六月派出官员秘密访华,希望以放宽芯片出口限制换取中方某种默认,但中方要求日方先停对台军售,谈判直接搁浅。     高市早苗的这次发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她回避使用“承认”一词,而坚持说“遵循声明”,这是外交辞令的转弯,也是一种“保留可解释空间”的手法。   更耐人寻味的是,她引用1972年声明,却避开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不干涉内政”的条款,外界普遍认为,她是在用历史语言安抚中方,同时保证美方不会多想,看似中立,实则是权衡两头的“模糊表态”。     但这种模糊反而暴露日本的虚弱,自卫队的内部推演早已显示,一旦解放军封锁宫古海峡,日本的海上运输线将在三天内瘫痪。   即便防卫预算涨到6.8万亿日元,这样的结果依旧无法逆转,日本高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更多是一种掩饰——掩盖其在安全结构上的焦虑。     在日本国内,也不乏清醒的声音。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报告指出当前的对台政策有三大误判:低估中国反制、过信美国承诺、忽视台湾内部变化。   调查显示,台湾年轻人对日本的好感度降到三成以下,这意味着日本苦心经营的“文化亲善”正在破产,前防卫大臣石破茂更直言,日本正重复1941年的错误,盲目自信、误判形势,却忘了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清王朝。     或许,日本真正需要的不是一份反复引用的历史文件,而是一种新的思考:如何在巨变的亚洲格局中找到自身位置。不做挑衅者,也不做旁观者,而是学会在尊重现实中生存。  

0 阅读:2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