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2025年11月6日,荷兰政府突然官宣半导体设备出口新规,这场比原定计划提前半年的管控升级,瞬间在全球芯片产业掀起轩然大波,每一个从业者都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熟悉芯片行业的朋友都清楚,这已经不是荷兰第一次收紧相关管制。此前在美方压力下,荷兰就曾限制过先进光刻机出口,而这次新规进一步扩大了管控范围,连部分原本允许出口的DUV光刻设备都被纳入许可管理,甚至波及设备维护服务。作为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的日子格外难捱,其2000系列DUV设备本可用于制造14纳米级芯片,如今出口中国必须申请特殊许可,而中国大陆市场曾一度贡献其近半数销售额。 网友们的讨论早已炸开了锅,有人直言“这分明是跟着美国围堵中国芯片”,也有行业人士感慨“全球化产业链正在被人为撕裂”。更让人唏嘘的是,荷兰企业其实早有怨言,包括阿斯麦在内的30多家企业曾联名呼吁政府放宽限制,毕竟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增长市场,对任何企业都是沉重打击。数据显示,受此前管制影响,阿斯麦在华市场份额已大幅下滑,股价从年内高点回落近30%,瑞银更是下调了其股票评级。 中方的回应迅速而坚定,商务部明确指出荷方此举造成了全球供应链动荡,应承担全部责任,同时中方已批准相关出口豁免,努力保障产业稳定。其实这几年的事实已经证明,打压封锁只会倒逼中国自主创新。2023年中国芯片进口额较峰值减少近20%,今年上半年芯片产量同比增长超28%,中低端芯片国产替代已基本实现。就像网友说的“越限制越要自强”,曾经被卡脖子的领域,如今都在变成我们的攻坚方向。 全球半导体产业本是紧密相连的整体,荷兰政府的单边管制,既伤害了中荷企业的共同利益,也动摇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根基。阿斯麦前CEO早就警告过,“不分享技术,中国就会自己研发”,这句话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