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河北省一名小学生给致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就为着这个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河北省一名小学生致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疑问:人民币上的“貮”字,其“二”字部分位于“弋”的上方,而他认为按照规范写法,“二”应位于“弋”的下方(即“贰”字),这是否意味着这个字写错了。 总行领导在核查后发现,当前流通货币中的“贰”字,源于1950年马文蔚为人民币题字时采用的历史异体字“贰”写法(“二“位于“弋”上方)。该写法从第一套人民币延续至第三套人民币,后经小学生发现并更正为现行简化字“贰”。 “貮”字作为历史异体字,现已无法律效力。 一个用于人民币的“貮”字,跨越了三套人民币,流通数十年,被誉为世界钱币史上的独特现象。这一异体字最终由一名小学生发现,堪称中国钱币收藏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就是我最不理解的是,我败给了小学生”
【25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