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 中国军工这些年突飞猛进,多个领域已稳居世界前列。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机动灵活,难以拦截,远胜美国AGM-183A的早期测试表现。055型驱逐舰集成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作战半径广,续航力强,相比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多目标处理上更胜一筹。这些装备的电子系统、材料工艺和集成度,都体现了中国工业的精进。俄罗斯专家在合作交流中亲眼见证,早年便指出,中国武器虽指标亮眼,但动力核心依赖进口,制约了整体潜力释放。这不是小问题,而是关乎自主可控的命门。俄罗斯人从自身经验出发,深知发动机是装备的灵魂,稍有不稳就可能酿成隐患。中国起步晚,基础薄,却以惊人速度追赶,值得肯定,但这“心脏”弱点仍需直面。 具体到战斗机领域,问题暴露得淋漓尽致。歼-10系列早期全靠俄罗斯AL-31F发动机支撑,推力12.5吨,勉强满足基本需求,可寿命仅3000小时,高空高速时输出不稳。维护成本高,备件供应还受制于人。后来国产涡扇-10问世,推力升至14吨,寿命延长到4000小时以上,歼-10C和歼-16批量换装后,机动性和可靠性大增。这一步迈得扎实,却也花了十余年光景。歼-20隐身战机更考验底线,早期用AL-31FM2改进版,推力不足以支撑长时间超音速巡航。直到涡扇-15成熟,推力达18吨,方能实现超机动和隐身双优。2023年批量生产,2024年珠海航展公开细节,这款发动机单晶叶片用DD6合金,耐温超1600℃,标志着中国高端动力技术跨入新阶。可研发周期长达18年,投入逾200亿元,试车失败率不低,凸显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艰辛。 直升机和运输机同样绕不开这个坎。直-20通用直升机本计划用加拿大PT6C-76C,推力1600千瓦,专为高原设计,谁知供货链断裂,只能急转国产涡轴-10。结果这款发动机推力反超至1650千瓦,适应青藏高原稀薄空气,直-20列装后执行高原运输游刃有余。时间虽耽搁,但国产化倒逼了技术升级,避免了外部卡脖子。运-20大型运输机起步用俄罗斯D-30KP-2,推力12.5吨,油耗高噪音大,数量还限购。国产涡扇-20上位后,推力14吨,油耗降15%,航程增500公里,Y-20B版彻底摆脱瓶颈。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60吨,这些数据已与C-17不相上下,却多了一层自主保障。俄罗斯专家看在眼里,早年就提醒,中国平台设计一流,唯发动机跟不上趟,实战中易成软肋。 发动机难啃的根子,在于核心工艺的门槛高。单晶叶片要在高温高压下保持强度和韧性,早年靠进口合金,国产DD6后才自给自足。涡轮盘用粉末冶金,金属粉末高压成型、高温烧结,硬度提升显著,中国花20年才破关。材料科学、精密加工、测试验证,每环都需海量积累。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吃过苦头,坠机事故频发,中国借鉴教训,避开弯路,却仍需巨额投入。两机专项2016年启动,年拨款上百亿元,聚焦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成果渐显。涡扇-19推力11吨,瞄准歼-35,比F-35的F135早期版强劲;C919的CJ-1000A逐步替下LEAP-1C,民用军用双轮驱动。这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工业体系的系统跃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