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入京时就只带了3000人,但是对于洛阳来讲是兵力雄厚。由于东汉的禁军是种子部

运赛过去 2025-11-06 16:59:22

董卓入京时就只带了3000人,但是对于洛阳来讲是兵力雄厚。由于东汉的禁军是种子部队,北军五校实际是军官营,打仗的时候才动员三河骑士和郡国兵,没有动员的情况下才3500人。 中平六年,灵帝刚死,少帝刘辩上台,何进当大将军,想借董卓的凉州兵铲除宦官。董卓在边疆混了半辈子,早就是一方诸侯,凉州兵精悍,纪律严明,虽然只带三千,但全是他的嫡系,羌胡混编,作战经验丰富。相比洛阳的散兵游勇,这三千凉州兵就跟狼进了羊圈似的。何进一死,京城真空,董卓有诏书护身,袁隗那些士族还把他当棋子使,暗地里送粮接应。结果董卓一到,就把禁军将领们唬住,好些人直接投降,洛阳的防线瞬间崩盘。 其实,东汉禁军这套体系,从灵帝时候就烂了根。北军五校是汉武帝时候建的,本意是种子部队,平时训练军官,战时扩编。可到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军费被宦官中饱私囊,士兵待遇差,逃亡的多,留下的也懒散。没动员时,就那三千五百军官,拿着俸禄啥活不干。真要打仗,拉三河骑士来,那得从河东、河内、河南尹三地抽人,骑士们多是地方豪强子弟,装备马匹自备,临时拼凑,战斗力参差不齐。各郡国兵更乱,远道而来,粮草跟不上,军官还得贿赂上司才能领饷。这样的军队,平时防个盗匪还行,遇上董卓这种边军精锐,基本没戏。 董卓的凉州兵为啥这么牛?凉州地处西北,边患不断,董卓从年轻时就跟着张奂、段颎这些名将讨羌,杀出来的部队,个个能吃苦,刀法枪术练得扎实。带三千人入京,不是因为他穷,而是战略需要,太多了容易吓着朝廷,少了又镇不住场子。到洛阳后,他先稳住袁隗那些人,借着诏书名义,逐步蚕食禁军。执金吾那七百二十人是丁原的嫡系,丁原另有五千并州军在外头,董卓一看,这才是威胁。丁原是并州刺史,兵马野性大,何进死后也想分杯羹。董卓没硬碰,派李肃去拉拢吕布,那小子本来就是丁原养子,主簿出身,一许以高官厚禄,吕布就反水,杀了丁原,把五千并州军吞了。董卓兵力一下从三千蹦到一万九千,洛阳的禁军彻底成摆设。 袁绍那时候在洛阳,募的私兵才一千出头,何进死前他就想拉队伍,可士族子弟多,真正上阵的少。董卓兵力膨胀后,袁绍一看不对劲,赶紧卷铺盖跑路,怕被董卓清算。袁隗还天真,以为董卓会按规矩玩,继续当他的棋子。可董卓哪管这些,一万九千大军在手,宫城拱手相让,他直接挟天子令诸侯,废少帝立献帝,杀何太后,洛阳从此成他的天下。禁军那些种子部队,早散了架,北军五校的军官们要么投董,要么被杀,剩下一地鸡毛。 种子部队本是好设计,平时省钱,战时扩编,可执行起来,军官营成了养老院,三河骑士和郡国兵临时拉来,协调不了,战斗力打折。董卓的三千凉州兵,相当于一支特种部队,机动性强,忠诚度高,一对比,洛阳的兵力雄厚?开玩笑,纯属纸面数字。历史上类似例子不少,比如后来的军阀混战,中央军也常这样虚胖。董卓入京这步棋,走得太绝,短期内占便宜,长期看却埋下祸根。 丁原的并州军,本来是董卓的劲敌。并州兵野,吕布那帮人骑射一流,可丁原管不住,内部派系多。董卓策反吕布,手法老辣,先送赤兔马,再许中郎将,吕布一咬牙就干了。丁原死后,五千兵马没抵抗,就归了董卓。洛阳禁军呢?虎贲羽林那些,护帝有余,野战不足,卫尉校尉更别提,守城门都懒。执金吾的七百人,本是丁原的,现在并入董军,董卓一统兵权,袁绍一千私兵,纯属小打小闹。 董卓得势后,政策开始歪。迁都长安,烧洛阳,理由是防叛军,可实际是为自己方便搜刮。禁军残部被拆散,北军五校名存实亡,三河骑士散回家,郡国兵各回各家。董卓的一万九千大军,成了新禁军,可他不讲规矩,杀戮无度,士族恨他,百姓怕他。袁绍跑南阳,袁隗被杀,董卓的凉州兵虽强,终究是外来户,根基浅。两年后,王允吕布反戈,董卓死在长安,凉州兵崩盘,诸侯混战拉开序幕。 东汉禁军种子模式,理论上省资源,可腐败一进来,就成空壳。董卓的三千兵,靠的是实战磨砺和铁腕管带,不是人数堆出来的。洛阳那兵力雄厚,纯属自欺欺人,纸上谈兵害死人。想稳大局,得从根上治,财政军纪两手抓,不然外敌一戳,就破。

0 阅读:1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