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卢拉:已向特朗普表明拉丁美洲是“和平地带” 美军近期的军事动作早已超

薛彤作琴 2025-11-06 14:58:32

巴西总统卢拉:已向特朗普表明拉丁美洲是“和平地带” 美军近期的军事动作早已超出 “缉毒” 的表面说辞。10 月 24 日,“福特” 号航母打击群紧急开赴美国南方司令部责任区,紧接着 26 日,“格雷夫利” 号导弹驱逐舰便停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随即与当地军队展开联合军演。 这个距离委内瑞拉海岸仅 11 公里的军演地点,目的性不言而喻。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军在此期间还派出 3 架 B-52 轰炸机在委内瑞拉沿海巡航,并在其外海击沉多艘所谓 “贩毒船”,一系列动作构成了数十年来美军在该地区最大规模的军事部署。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专家孙岩峰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布局远超缉毒需求,本质是针对拉美左翼阵营的战略压制,更是对委内瑞拉石油资源的觊觎。 面对美军的步步紧逼,委内瑞拉的反击成为拉美国家捍卫主权的缩影。马杜罗政府在军演当天就发表声明,直指这是 “赤裸裸的军事挑衅”,并立刻启动边境部队一级戒备,同时联合古巴、尼加拉瓜举行三国联合军演作为回应。 这种强硬并非孤例,当美国将制裁大棒挥向哥伦比亚总统时,哥伦比亚不仅拒绝配合美军在太平洋沿岸的行动,反而加速与委内瑞拉修复边境贸易,用经济合作打破美国的围剿企图。 这些反应背后,是拉美国家对 “门罗主义” 的深刻警惕 —— 自 1903 年美国以极低代价控制巴拿马运河近百年,巴拿马仅获得不足 19 亿美元收入,而 1999 年主权回归后 25 年间,运河带来的直接收入已超 300 亿美元,这种反差让各国清醒认识到自主掌控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领域的自主抗争更显拉美国家的决心。在美军炫耀武力的同时,巴西、墨西哥等左翼执政大国正加速推进 “去依附化” 改革。巴西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全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数字产业,试图摆脱对美国市场的单一依赖;墨西哥则在参与美国 “近岸外包” 时划定红线,明确拒绝将本土车企纳入美国主导的技术封锁体系。 即便是右翼执政的阿根廷,米莱政府在推行市场化改革时,也坚决保留了国家对锂矿等战略资源的管控权,避免重蹈 “产业空心化” 覆辙。这种政策选择的共性,正是对特朗普 “经济吞并” 言论的实际回应 —— 拉美国家清楚,经济主权的丧失远比军事威胁更具杀伤力。 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坚守堪称自主发展的典范。自 1999 年收回运河主权后,巴拿马不仅将年通行船只数量从 4000 艘提升至 1.4 万艘,更通过扩建新航道掌握了全球航运的主动权。 当特朗普提及 “夺取控制权” 时,巴拿马运河事务部长伊卡萨直接以数据回应:“运河年收益已达 35 亿美元,我们用事实证明能管好自己的命运”。这种底气源于对主权价值的深刻认知,正如巴拿马大学教授塔皮亚所言,“门罗主义” 从未消失,但其控制拉美的本质已被各国彻底看穿。 美军的军事施压与拉美国家的反制形成鲜明对比。美国试图用航母和轰炸机维持地区霸权,却发现拉美国家的联合意识正在觉醒:南方共同市场近期宣布将建立区域联合防御机制,美洲国家组织多次拒绝通过美国主导的 “反委决议”,连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样的小国,也在允许美军停靠后明确表示 “不参与任何针对邻国的行动”。这些细节无不彰显,拉美国家已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而是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了集体力量。 从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坚守到委内瑞拉的军事反制,从巴西的产业升级到哥伦比亚的外交自主,拉美国家的每一步行动都在回应特朗普的扩张言论。美军的军事部署或许能制造短期紧张,但无法阻挡拉美国家追求独立发展的历史潮流。 当运河的航船满载着自主贸易的成果穿梭于大洋,当各国用联合行动打破霸权围堵,这场捍卫自主发展权的抗争,已成为全球南方觉醒的生动注脚。 信息来源:拉美:加强战略自主 求索发展转型,中国网(一带一路网)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薛彤作琴

薛彤作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